第154章 特訓

 沒有胡湘想象的思念,也是,就是有,女孩怎麼能隨便寫出來呢。再說胡湘也沒有寫後世那些親密的話語。 

 胡湘還真怕趙寧訂婚了,雖然現在的趙寧年齡還小,可是這個時代女孩普遍訂婚早,結婚也早。 

 現在的胡湘真想去南宋臨安,可惜這是古代,往來南宋臨安路途太遙遠了。再說也沒有理由去,馬上就要和盧敏結婚了,也只有和盧敏結婚了,胡盧兩家才能真正結合起來。 

 盧家百名莊客可是不小的戰力,對目前的胡家來說,還有盧家至少三十幾名莊客都是特戰隊員的身體素質,並不是所有的人,通過訓練就能達到特戰兵的素質的,人的先天素質體能佔很大的原因的。 

 如果這個秋冬,蒙古韃子再來河北地域燒殺,還得需要盧家的人協助守衛武安。 

 這天陰雨天,特戰隊員沒有訓練,這段時間他們也難得有休息天,胡湘準備給他們講首詞,其實這些特戰隊隊員一半都是文盲,另一半也認識不了多少字。 

 胡湘拿出早寫好的詞,貼在牆上,給特戰隊員隊員說道:“我知道你們平時訓練很辛苦,也難得休息一天,趁今天休息,我給你們講首詞,讓你們賞析下。” 

 因為很多人都不認識字,胡湘先拿著木棍指這字,一字一字念,“朝雲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飛鴻過也,百結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 

 胡湘一字字念出來。 

 胡湘問他們能理解什麼意思嗎? 

 都一臉茫然,胡湘又用白話文又解說下:早晨,天空中的陰雲突然瀰漫過來,車聲轆轆如流逝的河水。遍地都是白草和黃沙,月光照耀著只有三兩戶人家的孤村。看到大雁飛過,我愁腸百結,日夜不能斷絕。眼看著離燕山越來越近,回首遙望故鄉,要想踏上歸路便是難如登天。 

 就是白話文解說出來,只明白了字面意思,也不明白它的含義,胡湘又把的她的作者背景介紹了下。 

 這首《減字木蘭花·題雄州驛》是作於欽宗靖康年間,創作這首詞的是一位15歲少女,沒有名字,她的父親是叫蔣興祖,是陽武(大名府東百里處)縣令,金兵南侵時,陽武縣城被圍時,堅持抗戰,至死不屈,極為忠烈。他的妻子、兒子都在守衛陽武縣城,城破而亡。 

 而他十五歲女兒年輕貌美,被金兵擄去,押往金人京師—中都(今北京),也不是她一個女孩,是很多的女孩,途經雄州驛,把這首詞題寫在牆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