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經不瘦 作品

第79章 非自然偶遇

 起重社的活,蘇木往返搬運了四趟。

 耿叔運了兩趟就歇息了。

 畢竟距離不近,重量不輕,一般體力的人,連續拉兩趟就幾乎到極限了。

 這時候如果再強撐著拉第三趟,其實也行。

 不過拉完了,緩一天都不一定緩過來。

 所以有經驗的人,都不會極限操作。

 稍作休息,還能繼續再拉。

 只不過活就那些。

 耿叔歇息一陣,再重新裝車,估計也就能拉最後一趟罷了。

 雖然嘴裡說著拉這活能賺一天的錢。

 可真拉完了,沒有人真的會放棄繼續幹活。

 賺錢不嫌多,特別是現在。

 糧食不夠,誰不想多賺點錢去換更多口糧呢。

 除了蘇木。

 這小青年跟牲口似的,一股氣跑了四趟,還生龍活虎似的。

 羨煞旁人。

 “耿叔你且拉著,我走了啊。”

 叮鈴鈴。

 蘇木結束了第四趟,從圖書館院子裡出來時,正趕上憋的臉紅脖子粗的耿叔拉著第三趟貨。

 一口氣憋著沒法說話,就用車鈴鐺回應。

 起重社很多人打招呼就用這個。

 蘇木蹬著板車出了城。

 閒來無事,恰好有耿叔這個契機,他準備去搞點魚。

 空間湖灣大的很,上一次主要去弄野味兒的,山澗溪流的魚雖然有,但放逐到空間湖灣裡,並不顯得多。

 自己少年釣王的口號有了,以後吃魚的機會多了去,乾脆就多補充點物資吧。

 城裡釣魚的地方很多,但狼多肉少,魚能有多少。

 像蘇木這種有外掛的,垂釣是無法滿足他需求的。

 於是他便選擇出了城。

 老京城一直有句諺語:“京城這座城是從河上漂來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當初建築京城的各種材料,幾乎都是從河上運來的。

 主要是通過京杭大運河運抵京城。

 無論是元大都,還是明清京城的修建和修葺,所需要的大量木材和磚石都是通過大運河運輸。

 而且,不僅僅是營建材料從大運河運輸,京城建城之後供應京城數十萬軍民的糧食、生活必需品,當時也都是通過大運河的漕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