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打爆學霸兌換黑科技 作品

第667章 教材大戰!


                 宿舍,宋河孤零零坐在電腦前,為了博士學位啃論文。

  量子生物學的進展比他想的要深,原以為冷冷清清,居然也能找到不少論文,而且這種冷門學科的水貨少,敢下場做研究的基本都是大佬,因此大多數論文含金量極高!

  他從基礎開始補。

  諾獎得主羅傑·彭羅斯曾經寫過一本《皇帝新腦》的書,神神叨叨地說人腦細胞中存在一個結構叫“微管”,微管裡無時無刻都在進行量子引力效應,繼而產生意識。

  羅傑·彭羅斯雖是諾獎大神,但他的主攻方向是黑洞,跨界到腦科學跨的很失敗,他的理論遭到學術界群嘲,各種尖酸刻薄的嘲諷聲都有。

  宋河翻了幾篇論文,能想象到科學家們一副噴子嘴臉敲鍵盤的畫面,和網癮少年的高強度對線畫風接近。

  雖然羅傑貢獻的理論被視為野雞學說,但也成功啟發了一些學者朝著新方向去研究,譬如有個叫馬修·費舍爾的大佬,也認為大腦很可能是臺量子計算機。

  馬修來頭不小,拿過凝聚態物理最高獎巴克利獎,他的研究更深入了一些,指出磷原子的核自旋就是大腦的量子比特。

  但緊接著馬修也不自信了,說可能他的看法是錯的,但這個方向還是值得研究,假如將來能確定他是錯的,那麼也意義重大。

  宋河看的頭疼,這很難評,馬修在這方面的論文實驗相當粗糙,有種玩票的性質,反正他是大神,放個屁也是香的,正話反話都讓他說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