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192章 設立學室

 田秀搖著頭說道:“敢問大王,不知道您發現了沒有,我大秦本土地區人才匱乏。從商君到應侯,以及在場的各位大賢,他們無一是秦人,秦國是天下最強大的國家,但為什麼培養不出人才?您考慮過嗎?”

 “這……”秦王眉頭皺了皺,然後抬頭望向田秀,道:“請您指教!”

 “因為秦國沒有生產人才的土壤啊!秦法治理下的國家,百姓們只懂得耕戰,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思考,如此一來又如何能誕生出人才呢?取天下之道而在於用人才,秦國連生產人才的土壤都沒有,又如何取天下?即便取得了天下江山也是不能長久的。”

 說最後一句話時,田秀還搖了搖頭。

 秦王迫切的望著田秀,說道:“那您認為寡人應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出人才?”

 田秀拱手說道:“墨子說,想要讓一個國家擅長射箭和御馬的人增多,就必須要讓他們富裕顯貴,尊敬他們讚譽他們,這樣久

 而久之國家精通射御的人自然會增加。如果君王想要讓國家的賢才變多,那就要更加的重視賢才,教育是基礎,教育是可以培養出更多賢才的!”

 秦王馬上明白,田秀這是想讓自己重視秦人的教育,但他馬上皺起了眉頭。

 按照秦法,應該愚民, 這是控制百姓的手段,如果重視教育那百姓就不會變得愚笨,秦法豈不是要毀壞了?

 “寡人認為您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您知道,秦國的土壤是無法培養人才的!”秦王搖著頭說道。

 田秀同樣搖了搖頭,說道:“您說的不對,秦國只要採用合適的制度,是完全能像六國那樣培育出人才的!首先大王可以設置學室,讓百姓們的後代到學室中去讀書,只要大王和官吏們重視教育,用不了幾十年,秦國就會人才輩出!”

 這次不等秦王說話,範睢搶著說道:“設置學室是個不錯的主意,但是這和秦法相悖呀!秦法是鼓勵耕戰,百姓們有利可圖所以才願意追隨。學室不能為百姓帶來利益,就算秦王大力推崇,老百姓也不會願意心甘情願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學室,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誠如範睢所言,教育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即便是到了近代建國以後,國家大力推崇義務教育,很多老百姓還是不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去讀書。

 因為當時的老百姓就像秦國的百姓一樣麻木,在他們看來讀書是沒有出息的,倒不如老老實實在家種地,還能為家中分擔壓力。

 這種思想到了近代都難以取締,更不用說是在秦法已經深入人心的大秦。指望秦國的老百姓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學室讀書,哪怕秦王肯做,百姓們也是不願意的。

 田秀看著範睢,說道:“您說的不錯!但是!秦法就是要給百姓利益讓百姓追隨,那麼大王何不給百姓一些利益呢?今後設立了學室,在攻取了六國的土地以後,就可以讓這些學室的孩子們去治理,他們讀過書有學識,能更好的實行大王的政策,這難道不比那些立了功的將軍們去充任縣令要更好?”

 秦王點了點頭,秦國確實是人才匱乏,以至於每次奪取了新的城池,都找不到合適的官吏,只能去找那些立了功的將軍們去治理州縣,至於這些將軍們治理郡縣的水平秦王只能表示呵呵。

 “您的想法的確不錯,但只是這樣,恐怕不足以調動起百姓的熱情!”秦王面帶擔憂的說道。

 田秀笑了笑,接著說道:“這很簡單,今後學室優先錄用立有軍功或為國捐軀的孩子。這樣既能激發百姓們對戰爭的熱情,同時更能讓百姓們自己競爭起來。人皆有攀比之心,沒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起跑線是什麼東西?秦王並沒聽說過,但道理他卻是懂的。

 秦王點了點頭,道:“這個想法很不錯,只是寡人擔心,這還是不足以讓百姓們將孩子送到學室讀書!”

 田秀又笑了一笑,說道:“那就再給百姓們足夠的利益,首先今後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學室讀書的,家裡可以得到一次免役的機會,並且每個在學室讀書的孩子,每月補貼30斤粟米,品學兼優者秦王可以賞賜爵位,難道還怕百姓們不爭相把孩子送到學室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