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小鵪鶉 作品

第206章 決策失當

 李世民斥責道:“高明放肆!還不向你叔父道歉!”

 李承乾頓時躬身道:“叔父恕罪,是侄兒口出妄言了。”

 任小天擺擺手道:“沒事沒事,也不能怪你如此驚訝。

 大唐正趕上吐蕃最繁榮最巔峰的時期,換了誰都難以把這塊難啃的骨頭吃進肚子裡去。

 其實說起來吐蕃和唐軍野戰的話是處於下風的,唐軍在地勢平坦的地方戰鬥力還是要強於吐蕃軍隊的。

 但是要進攻吐蕃的話,最大的困難就是吐蕃地處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普通人上到那裡大部分都會有或輕或重的高原反應,哪怕是訓練有素的士卒也不例外。

 何況吐蕃本來就地廣人稀,想要在廣袤的土地上找到吐蕃的主力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吐蕃軍隊只要利用地形優勢和唐軍打游擊戰,時間一長必然能拖垮唐軍。

 這樣就算是薛仁貴不在大非川戰敗,在高原之上待的時間長了士卒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

 李泰胖臉上擠出一絲疑惑說道:“叔父,那難道就沒有消滅吐蕃的辦法了嗎?”

 任小天搖搖頭道:“李治從一開始的戰略決策就有些想當然了。

 在他看來吐蕃膽敢吞併吐谷渾並且向西域出兵,那完全是在挑釁大唐的威嚴。

 他在完全沒有了解吐蕃的實力情況下就貿然讓薛仁貴向高原進兵。

 然而他忽略了那時候的吐蕃早就不是世民兄你那會的吐蕃了。

 吐谷渾作為吐蕃和大唐之間天然的屏障,當時吐谷渾已經為吐蕃所佔領,大唐的地理優勢已經全部喪失。

 再加上李治多年來忙於高句麗的戰爭,擱置了對吐谷渾人的安撫。

 這也導致了薛仁貴雖然打著為吐谷渾復國的旗號,但是卻沒有得到吐谷渾的支持,儼然成為了高原上的一支孤軍。

 總結起來就是李治對待吐蕃問題上太過剛猛,只想著憑藉武力就能壓制住吐蕃,完全沒有政治和謀略上的博弈。

 武則天登基之後就設下反間計讓吐蕃君主殺死了論欽陵,只不過後面武則天對外戰爭打的實在是太拉胯,這才讓吐蕃再次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