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唯一的希望

 最後還不是得靠本事、見真章!

 現在那麼多年輕人之所以不買賬,一方面戲曲的承接,大部分都是循規蹈矩的,這些對於上年紀的觀眾而言他們愛看,受眾群大部分也是他們。

 可是終歸人會老,春去秋來又一年,受眾群的範圍就限死在那,而且隨著人數的自然減少,這個基本盤已經不剩下多少了。

 而因為一味的討好曾經的觀眾,新觀眾反而不買賬。

 他們或許從小或多或少聽過父輩、爺輩們,他們這一兩代人,曾經的精神食糧就是藝術戲曲一類的。

 但時代在進步,多元化的衝擊來臨時,戲曲這些反而“陳舊”了。

 如曾經那般為博得花旦一笑,怒而包場的場面再也一去不復返。

 尤其是短視頻平臺上,有那麼多嬌媚可人的小姐姐,你一個唱戲曲的,又是戲服又是戲妝的,看起來有三分英氣,隔著屏幕估計都得退避三舍。

 天然的把一些看夠了“通俗文化”的人推向對立面!

 而且一些老一輩的受眾還特別排斥新來的觀眾,覺得什麼都不會欣賞就跟著瞎起鬨,臺上的人表演一個簡單的基本功,都能咋咋呼呼的。

 所以老一輩的觀眾還有一些特不待見這幫年輕人!

 如此糟糕的環境,多重的影響之下,戲曲日漸勢微也是順理成章。

 趙子筠猜師父是打算再登一回聯播臺的戲曲頻道,好好的為大家展示一番戲曲的魅力所在。

 但趙子筠更擔心的是,到時候一個年輕人都吸引不過來,又是小眾圈子的自娛自樂,那對於在大眾層面上,如何讓他們對戲曲改觀呢?

 “子筠,這一次其實真正的重擔,就落在你和你師兄的肩上了,知道我為什麼當初同意你去參加那檔綜藝嗎?”

 趙子筠走到床邊,聽王鐘的解答。

 他粗糙、掌心裡滿是老繭的大手,曾經的王鍾是武生出身,那刀槍棍棒都耍得有模有樣,一些基本功和拳術套路,還有兵器的使用方法。

 雖然在一些人眼裡都是“花拳繡腿”,但是也已經遠勝很多現在體質一般般的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