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唯一錘不倒的人

 一堆好事者,就拿著這種鑑定的方法,趕緊把以前自己聽著,歌曲之間有些耳熟的,都給上上下下驗證了一遍。

 這個是否抄襲的標準裡有三大準則,第一個朱準則就是,如果對方是好幾首歌都是自己做的,但每首歌好像都有共性,這個只要不違反國創網的審核標準,是可以容忍的。

 因為人家就是走這個風格的,說得好聽點那叫一脈相承,說得難聽點吃自己的老本也沒有什麼壞處吧。

 第二個準則是,比較經典的旋律或者音符的區間,大家都比較常用,從歌曲旋律再到歌詞,如果表達的意思不同,那也不是抄襲。

 第三個準則,買了版權進行所謂的外譯中,也不是抄襲,頂多是個“翻譯大師”罷了。

 這個並不是什麼嘲諷,曾經香江最輝煌的時代裡,一些你覺得膾炙人口的歌曲,很多都出自霓虹的經典歌,都是買了版權後,重新進行的填詞演唱。

 人家創作者願意賣授權,同意更改,而買下來的人也用心的填詞,加入自己的一些理解,這種就不用打入抄襲的行列了。

 即便已經有這三大標準,但依然找出來很多疑似抄襲的人,這個年頭說話一般留有餘地,說得太篤定,那可是要吃官司的。

 如今這麼火的《我是創作人》,自然成為了首要針對的節目,裡面現在只剩下七組創作人,其中高璡、孫嬡黎還有趙子筠跟隋固,他們就屬於第一準則中所描述的,很多歌曲風格比較雷同,但確實是他們富有辨識度的創作風格。

 戴樂冬他是填詞的,而跟他合作的作曲人,跟劉宣竇則是屬於第二個準則裡的人,屬於比較善用一些經典的旋律,但是每首歌的意思還是不同的。

 第三個準則,鄒炎跟汪豪就屬於這類的,他們有些所謂的rap創作,有點貼近於從國外搬回來進行本地化。

 此時這幫專門找茬的人員,尋到葉桓丘的頭上,把他歷來創作的這些歌曲從頭到尾羅列出來,最早的譬如《怒放的生命》,最近的有《無名之輩》都包含在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