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古斯 作品

第五十三章 普羅州的秩序


“關防使又是誰?”




“關防使是外州的人呀。”肖葉慈對著李伴峰打量了一番,李伴峰在常識上的匱乏,讓她越發吃驚。




但肖葉慈並沒有欺騙李伴峰,一路之上,她給李伴峰講解了大量關於普羅州的常識。




“外事問關防,內事看旗號,這就是普羅州的規矩!”




這一句話,幾乎概括了整個普羅州的秩序體系。




普羅州由很多城鎮構成,到底有多少城鎮,肖葉慈也說不清楚。




城鎮之間的事情,被稱作外事,城鎮之內的事情,被稱作內事。




藥王溝就是一座鎮子,非常大的鎮子,藥王溝的居民如果想通過合法途徑離開藥王溝,必須要通過關防使。




關防使,是外州派來的管理者,他們的任務是維持治安,重點任務是控制人員在城鎮之間的流動。




“假如你想去褲帶坎,就必須要有路引的,否則車不讓坐,船也不讓坐,就是走路,也過不了路卡的!”




通過肖葉慈的講解,李伴峰明白了獲取路引的途徑。




想要得到路引,必須要聯繫當地關防使和目的地關防使。




當地關防使肯放行,目的地關防使肯接收,才有可能獲得路引。




沒有路引,就不具備合法離開藥王溝的資格,這也是關防使及其手下巡捕的主要職責。




李伴峰在街上被人追殺,巡捕不一定會管。




但李伴峰如果想在車站鬧事,巡捕一定會管,因為車站是關防使的重點管理區域。




李伴峰能拿到路引麼?




從肖葉慈的描述來看,這件事很難。




像李伴峰這種情況,當地關防使一般情況下不會對一個來歷不明的外州人放行。




外州那邊,也未必會允許李伴峰迴去,以此看來,李伴峰獲取路引的希望,幾乎為零。




“沒有路引,就連藥王溝都出不去?”




肖葉慈搖頭:“也不是誰都出不去啦,貨郎隨便進出,也沒有人能攔住他的。”




貨郎遊走於普羅州各個地方,似乎不受關防使的限制。




他又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他手裡那些引人入門的藥物,又從何而來?




外事看使者,李伴峰明白了,內事看旗號,又作何解?




肖葉慈解釋道:“城鎮之內的事情,由城鎮之中的家族來處置,誰家的旗子硬,誰家說話就管用,




去年的時候,海吃嶺出了一件事情,有一個賣豆腐花的,姓王,還有一個賣油條的,姓劉。




這兩個都是窮苦人,按理說不應該惹出什麼事來,可有一天,他們在車站搶生意,還真就把事情給鬧大了。




賣豆腐花的老王,打了賣油條的老劉,老劉咽不下這口氣,出了車站,又和老王打了一場。




在車站裡邊,受巡捕管束,兩人打的還算收斂,出了車站,巡捕不再理會,兩人下了死手,賣豆腐花的老王被打成了重傷。




這件事驚動了海吃嶺的大戶,王家。




老王雖然是個窮苦人,可他終究還是王家人,王家要為老王復仇,賣油條的老劉也被打成了重傷。




劉家在海吃嶺也有勢力,為此和王家爆發了衝突,衝突歷時一個月,兩家死傷不少,最後在普羅州大家族林家的調節下,這才平息下來。




“林家能管得了王家和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