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後,五個高官女兒愛上我 作品

第152章 路北方成閒人,架空再升級


                 張晉雲以前任湖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的時候,覺得若到地方當一把手,當縣委書記,肯定很爽的。

  畢竟一縣之內你最大,什麼都是你一人說了算。

  用之前部下開玩笑的話說,她張晉雲履職綠谷縣委書記後,那就是不折不扣女皇帝。

  哪知道,真正到綠谷縣履職之後,張晉雲才發現根本不是那回事兒,不僅工作累,工作忙,心也累,才上幾天班,她就知道這領導並不好當。

  說句不好聽的,月經累得沒來兩天還是小事,她男人來綠谷看她,兩人辦事,張晉雲都沒有精力,她男人在後面辦,她都眯著了。

  主要的壓力,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

  外部的,主要來自於省市領導佈置的任務,比如綠谷縣今年要完成多少招商任務,要為地市貢獻多少gdp,要保持經濟百分之幾的增長,要保證只有多少不良案件的發生,保證安全生產……

  除了這,還有兄弟縣市的實力比拼。

  舉個例子說,同樣拼經濟,比項目,比民生保障和教育方面的投入,若是兩個縣市人口差不多,經濟實力差不多,區位優勢差不多,那如果另一個縣在各方面遙遙領先,那麼這兩個縣的縣委書記,工作哪個搞得好,上頭自然一目瞭然!

  連續各項評比在全市墊底,會被通報批評,甚至受處分的。

  還有內部的壓力。

  就是縣城內生的動力不足,資源稟賦有限,財政並不寬裕。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

  財政不寬裕,各個方面只能摳摳搜搜。

  可是各方面缺口卻還很大!面對需要彌補的缺口,她這縣委書記需要再三權衡,以達到各方面的均衡。

  畢竟很多工作,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你若在民生方面投入較多,那麼在工業發展方面,投入自然就少。

  到後來,這工業發展,自然會拖縣裡工作後腿。

  還有一點壓力,就是來自於人們對新任縣委書記的期望。

  張晉雲到任後,走在街頭,或者出去調研的時候,都能感受到老百姓和自己手下對自己殷殷期盼。

  他們都希望新的縣委書記,能帶給綠谷縣新變化!

  正式到綠谷縣工作後,張晉雲馬上開啟連軸轉的工作方式,她要儘快掌握部門的人事情況,縣城經濟產業的結構,縣級財政狀況。

  除了走訪、調研,以及通過座談會這種方式,對於張晉雲來說,她最直接最喜歡方式,就是讓縣委辦通知黨政幹部來自己辦公室談話。

  這種談話,是作為領導,認識手下的開始。

  也算是瞭解下屬的一種方式。

  作為縣委書記來說,這找人談話,自然是先從自己班子開始,從縣長蘇華等常委開始,接著才是副縣長,以及各部辦局的領導,鄉鎮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