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 作品

第五百二十八章:金豆子坑爹



            三百萬人口!

老四果真還是提及了此事。

相隔一桌,朱標坐在朱棣對面,看著朱棣,手從桌面移開,放到膝蓋上。

手指微微蜷曲。

人口!

是他勒住燕華髮展脖子的最大籌碼。

人口也是當下,制約燕華髮展最大的因素。

燕華的人口問題,不光造成了人力短缺,致使內部市場小,以及人工成本過高。

影響、制約燕華的工業發展。

不平衡的族群問題,更是成為了燕華最大的隱患。

隨著老四這些年不斷開疆拓土。

燕華總計四百多萬人口。

其中,所有具有中原血裔的人口,總計也不過才一百五十多萬。

這還是算上了三十萬蒙古遷民。

剩下的兩百多萬,都來自於各個族群。

在這種背景下,老四極力宣揚炎黃子孫論。

表面看,這些年的反響十分好。

但這只是表象。

是老四的個人威望。

是燕華富裕的生活、高速的發展。

以及,老四成功塑造的新文化符號,凝聚了所有人。

是老四每當佔領一地,必然想盡各種辦法,清洗本土精英層的結果。

無論如何,都無法改變,中原血裔佔比偏少這個問題。

這個隱患,只要適當時機,有外部力量挑動,就能將燕華的龐大戰爭能力,掣肘在內。

可一旦燕華得到三百萬遷民。

按照燕華現在的同化政策。

通過三百萬遷民對現在的燕華人口結構,進行進一步稀釋,再通過通婚。

不出十年。

這個隱患就會被徹底解決掉!

彼時,擁有千萬人口的燕華,憑其雄厚的工業能力,完全有實力,全面挑戰大明。

甚至,老四隻要動一動念頭,想要問鼎中原,也不是沒有機會成功。

方孝孺等人微微皺眉。

雖然也覺得,朱棣要求的三百萬人口,對未來影響很大。

卻也沒有開口。

黃子澄等人則滿臉急切看著朱標。

黃子澄更是著急開口,“太子,不能……”

朱標抬手製止黃子澄,看著朱棣說道:“老四,三百萬人口太多了,現在朝廷的鄉土村社也全面建成,中原沒有那麼多人口,提供給燕華,最多三十萬!”

朱棣被氣笑了。

砍價也不是這麼砍啊!

他以前買衣服,對半砍,只要砍成功,都覺血賺了。

大哥倒好。

直接砍掉九成!

“不!”蔣進忠突然笑著開口,“三百萬人口,也不過六十萬戶罷了,朝廷有這個能力,而且,太子給我們燕華三百萬人口,不光能換取我們以成本價幫大明修建,近萬公里的鐵路,還能得到各種工廠援建不下五十個,更能為太子,解決掉,一個十分大的危機!”

朱標微微皺眉。

啪!

齊泰拍案,怒視蔣進忠,“危言聳聽,我泱泱天朝上國,何來危機!”

蔣進忠算個什麼東西。

也就燕華沒有人才,此人才能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竊據內閣一部之長。

這種庸才,如果留在大明,充其量也就是個微末縣令。

蔣進忠也不生氣,笑笑,翻開放在腿上的摺子,低頭,邊看邊說:“在過去數年時間,大明的海商,總計從燕華購買一百萬臺畜力播種機、兩百餘萬臺畜力聯合收割機……”

朱標眉頭皺的更緊。

這麼多?

朝廷這邊的農民,竟然向燕華,購買了如此龐大的農耕機械?

這……

太駭人聽聞了!

“根據我方的調查統計,這些農耕機械,有八成被大明的士紳地主階層購買,根據燕華的經驗,使用農耕機械,至少可以釋放六成的勞動人口,那麼,大明士紳地主階層,購買如此多的農耕機械,投入使用,原來受他們控制的人口,現在去了哪裡呢?”

朱標臉微微泛白。

方孝孺等人的臉色也變白。

大明雖然在開海後,海貿商稅收取管理十分嚴格。

但並未像燕華這般,詳細統計,進出口貨物的種類和數量。

因為大家根本沒有這種潛意識。

朱棣看著大明一邊,乃至方孝孺為首革新派,都如此,不由嘆了口氣。

說到底,朝廷直到今天,治國的方式方法,還是遵循小農經濟那一套。

鬆散的管理。

只負責收稅,維持穩定和統治。

而民間,則完全依靠鄉約鄉俗自行營運。

這一套治國方法,根本不適合工業時代。

工業時代,一定是有著極高組織力度的社會結構。

朱棣看了眼黃子澄、胡惟庸等人,開口:“大哥,具體數據我們瞭解的不多,不過也從往來的海商口中,掌握了一些情況,士紳地主在大規模使用畜力農機具後,就開始裁撤,被他們用身契控制的佃農……”

士紳老爺們,可不養白吃飯的‘牲口’。

當他們發現,畜力農機具的使用,能為他們帶來更大利潤。

佃農的下場,可想而知。

“一小部分佃農,被留用後,有部分佃農就被裁撤,失去土地後,湧入各個城池內,艱苦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