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 作品

第四百六十四章:倭寇在大明向朱棣效忠


東宮。

 
朱標書房。

 
紀綱謹小慎微站在朱標書案前彙報著,“太子爺,燕王在大本堂授課後,宋老主動要求去燕藩看看的消息就傳開了……”

 
宋濂老了老了,倒是會惹麻煩。

 
任誰都知道,朱四郎此番回朝參加太孫婚禮後,就要建國了。

 
此事已經在大明上層傳得沸沸揚揚。

 
朱四郎肯定會邀請大明這邊去參加其建國儀式。

 
宋濂真想去,到時候,低調跟著去就行了。

 
宋濂又不是沒去過燕藩。

 
當初燕王尚未打下呂宋,只擁有東番一地時,宋濂就跟著梁國公藍玉的觀摩團去過。

 
去沒什麼。

 
可宋濂主動請求去燕藩。

 
這影響就很大。

 
宋濂是大明影響力極大的大儒。

 
現在外面到處再傳,燕王給皇子皇孫們講課後,宋濂都被吸引,主動請求去燕藩看看。

 
這個主動請求的行為,在士林讀書人中,引起太大轟動了。

 
“因為宋老之事,燕王把傳統文化比作青樓女子的言論都被人們忽略了……”

 
若是沒有宋濂之事。

 
他可以肯定,就憑燕王把中原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比作青樓女子,裝點裝點、打扮打扮,需要時拿出來之事,一定會遭到大明讀書人群起而攻之。

 
他甚至都懷疑。

 
宋濂主動請求的行為,就是在幫燕王轉移人們的注意力。

 
忽略,燕王那番青樓女子的表述。

 
可他實在想不通,宋濂為何如此幫燕王。

 
燕王對宋濂也沒有什麼恩惠啊。

 
“這段時間,很多人都去宋老府中勸說宋老放棄去燕藩,但宋老的態度比較堅決……”

 
紀綱悄悄窺探朱標。

 
見朱標神色平靜。

 
一時也琢磨不透,朱標對此事什麼態度。

 
在他看來,誰勸說宋濂,都沒太子管用。

 
宋濂雖然是諸皇子的先生。

 
可宋濂和朱老四的關係。

 
與和太子的關係完全不同。

 
宋濂有兩個關門弟子,一個是太子,另一個就是方孝孺了。

 
燕王為首的其他皇子,充其量,只能算是外門弟子。

 
再加上太子的身份。

 
但凡太子對宋濂暗示一下,宋濂再想去燕藩,也會改弦更張。

 
一旦宋濂改弦更張,消息傳出去,對眼下,青年讀書人產生的燕藩熱、燕王熱將會產生巨大打擊!

 
太子肯定知道,自身對宋濂的影響力。

 
他無法推斷,太子會不會發揮這種影響力,打擊眼下,青年讀書人的燕藩熱、燕王熱。

 
“老四參觀金陵工業區談了什麼?對於咱們金陵工業區的問題,有什麼建議。”朱標突然打斷紀綱,轉移話題。

 
紀綱微微愣怔,忙道:“當時在場的人不多,卑職掌握的內容並不多,只查到,燕王反覆和徐小公爺提及,上下同欲者勝,似乎對於挽救金陵工業區,燕王有些辦法,據悉,徐小公爺正在寫摺子,應該不久後,就會呈交給太子爺。”

 
當初燕王到處轉時。

 
他就提議指揮使蔣瓛,以朝廷嚮導的名義,派些人,其中捎帶一兩個錦衣衛人員。

 
此事,鎮撫司衙門只要提出來。

 
相信禮部肯定願意提供便利。

 
可蔣瓛不幹。

 
估摸著,擔心激怒燕王朱棣。

 
倒也能理解。

 
別人不知道,可他們錦衣衛知道,燕王回來第一天,就讓自己的海軍將士,把禮部的左右侍郎,黃子澄、齊泰扔到了秦淮河!

 
瞧瞧,多麼霸道!

 
回來第一天,就把當朝一部的左右侍郎,給扔秦淮河了!

 
雖然金陵的冬天不是太冷。

 
可臘月的河水,也不好受。

 
黃子澄、齊泰受寒又加恐懼,病倒了。

 
說實話,他像蔣瓛建議,派出錦衣衛扮作嚮導跟著,那是有蔣瓛這個個高的在前面頂著。

 
如果他是指揮使。

 
他也不敢這樣做。

 
數年前,朱四郎以血洗關中布政使司的方式,徹底離開大明。

 
此番回來,第一天就把一部左右侍郎扔秦淮河。

 
可以說,現在的朱四郎,跋扈之態,比數年前更勝。

 
反觀陛下呢,滿心滿眼都是對朱四郎的寵愛。

 
絕不會給他們撐腰。

 
……

 
“前天,燕王應梁國公等人邀請,觀摩了京營新軍,梁國公請燕王評價京營新軍優缺點,燕王未對此做任何表述。”

 
……

 
“昨天,燕王相繼參觀了金陵周家水泥工廠、土橋村的綜合商鋪、期間,去金陵城城東最窮的一片百姓聚居區參觀,到沒發表什麼言論,只是問了百姓一些問題,諸如,燕王問百姓,如果有能力,是願意單幹掙錢,還是願意帶著一群人,一起幹……”

 
朱標突然好奇開口:“對於這個問題,百姓是怎麼回答的?”

 
紀綱頓時笑了,“那些百姓,各個不好意思,羞羞答答的說,要是有能力有錢,當然願意單幹了,憑什麼帶著別人,讓別人佔自己便宜。”

 
“是啊!”朱標笑著,感慨搖頭,“這就是我不看好僱工身股制的原因,人都是自私的,憑什麼讓一群有能力的人,帶著別人,讓一群能力平庸的人,佔自己便宜,強行這樣搞,天下會大亂,而且,孤總感覺,僱工身股制無法長久持續下去,因為違背了人性自私自利的核心。”

 
“鄉土村社不同,農村是整個天下,最為底層的一個群體,農民的資源少的可憐,農民抱團取暖有可能,有能力的農民,將來也可以通過城池,吸引他們離開農村,剩下能力不足的,繼續搞鄉土村社,以鄉土村社養活家人,同時培養下一代,走出農村。”

 
“咱們大明現在遇到的問題,其實並不大,用燕藩經濟研究司的術語來說,就是地方保護色彩太濃,導致商品在流通環節出現了滯澀。”

 
“只要把這個地方保護弊端解決了,城中百姓的生活就會得到很大改善,而農村的一個個鄉土村社,也能更加富裕一些。”

 
“將來,有能力的農村百姓,在憑藉鄉土村社賺取第一桶金後,必然走出農村,被吸引到縣城,而縣城有能力的,必然被虹吸到州府、如此一級一級的爬升,民間的上升渠道能保證,同時,最有能力的一群人,也必然圍繞在中樞周圍……”

 
他感覺,這樣的民間結構就很不錯。

 
給了所有人公平機會。

 
又沒有悖逆了人性自私自利的核心。

 
之前,他也曾一度,想著等接過大明江山後,扶持革新派,搞一搞僱工身股制。

 
可後來,隨著錦衣衛不斷把老四財部下面那個經濟研究司的論述傳回朝後。

 
他從中學習,對經濟越發瞭解的同時。

 
就越發對僱工身股制沒有信心。

 
他已經不準備搞僱工身股制了。

 
對城池內的群體,充分發揮其個人能力,能者上,庸者下。

 
至於城池普通百姓的生存問題。

 
其實並不難解決。

 
燕藩經濟研究司都說了,大明現在其實並不缺糧食。

 
糧食只是在流通環節,受地方保護主義影響,發生了嚴重堵滯。

 
只要打破地方保護。

 
消除堵滯。

 
充足的糧食湧入市場,一定能降低糧價。

 
到時候,在基本民生方面,對城池內普通平庸百姓,進行保障就行了,讓他們吃得飽,節省一點,有錢供養孩子讀書,這個群體就能穩定住。

 
根據放開水泥製作,私人工廠的表現。

 
這種燕藩研究司論述中的精英經濟雖有瑕疵,但問題也不大。

 
那些瑕疵,在往後可以用朝廷律法的形式,進行規範,對那些弱小的勞工,進行一定性保護。

 
做事情不能逆著人性為之。

 
僱工身股制就是逆人性的行為。

 
“孤讓你們調查那些地方保護最為強烈的官員,他們的惡劣行徑,你們有沒有切實抓住?”

 
紀綱聞言,忙道:“稟太子,指揮使十分重視此事,我們已經蒐集到足夠的證據,只要太子爺一聲令下,這些人,沒有一個能漏網!”

 
朱標點點頭,提醒,“沒有孤的命令,你們不要胡亂作為,錦衣衛要管好自己的手!”

 
打破地方保護,實現整個天下一盤棋。

 
這需要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