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 作品

第三百五十五章:藍玉、沐英迫不及待觀摩新軍!這只是表面!



            建安。

“咦,王爺這是要去做什麼?”

“可不,怎麼這麼多人,全都跟著王爺出城?”

“你們不知道?聽說朝廷派來一個規模十分大的觀摩團,侯爺就好幾位!”

……

建安百姓見臨近中午,朱棣帶著一大家子人,以及建安都司府、布政使衙門的官員出城,紛紛驚訝議論。

葉茂和沈仁騎馬而行。

打量著街面,感慨低語:“一年不來建安,都感覺有些陌生了。”

自從燕王這一年沒回福建。

他也沒來建安。

以至於,這次來建安。

差點驚呆了。

福建大多數縣城那種毛草頂房舍不見了。

整個建安中心大街兩側,到處都是新建的磚瓦房舍。

一種紅色的磚石。

他打聽過了,都是福建幾個盛產黏土的村子燒製的。

據說,這種燒製磚石的技藝,是燕王在土橋村搞出來的。

燕王的兩個小舅子,如今就在農村蹲點搞鄉土村社,這種燒製技藝,就是他們傳開的。

現在建安的臨街房舍,都被商賈們買下來,建成了商鋪。

城內還有到處動工建設的貨倉。

很多建安百姓,都因這次動遷發家致富。

建安的鄉土村社已經全面建成。

正在發力。

農村產,用於海貿的主編籮筐、棉布、綢緞……

商人逐利。

建安百姓比以前有錢了,當地士紳、有點錢的人,開辦更多鋪子。

同時,海貿的商人,也特別喜歡建安。

這並非因為燕王是建安縣令。

鄉土村社建成後。

百姓逐漸被組織起來,習慣了分工合作。

小的商人還在搞到處收購棉布、綢緞等各種物資。

原本的豪強,已經不滿足這種小打小鬧了。

他們有需求後,會直接派人去建安的農村。

需要棉布,就把貨單分配給各個村子,需要棉花,就和各個村子提前約定收購契約、價格。

如此,貨源穩定,且短時間內,就能聚集大量貨物。

很多福建豪強、大商賈現在更喜歡這樣做生意。

也正是現在這種生意模式,讓很多福建豪強,開始反思鄉土村社和僱工身股制,並且,漸漸認同,這種原本損害了他們利益的政策。

閩縣也是如此。

大商賈雲集,並且都搞僱工身股制。

建安百姓的生活條件,肉眼可見發生改變。

沈仁看著左右,他天天呆在建安,都感覺變化很大,何況葉茂一年沒來。

恐怕,觀摩團看了,衝擊會更大。

想到這裡,隨即笑道:“未來,建安的變化肯定越來越大,以前,建安是福建有名的窮地方,因為窮,百姓不安定,所以都司府才直接設立在建安,就是為了震懾彈壓地方,往後,我們都司府的作用就會越來越弱了。”

葉茂瞥了眼沈仁,笑笑。

沈仁是故意顯擺。

沈仁雖然是武將。

但他肯定,沈仁也不希望,都司府眼皮子下的百姓造反作亂。

……

於此同時。

建安三十里外。

一支龐大的觀摩團隊伍,緩緩行進。

此時,已經進入建安境內。

藍玉等人看著時不時從身邊經過,裝滿東西的馬車,不由詫異。

藍玉扭頭看向在福建省界,就去迎接他們的紀綱,“紀綱,進入建安後,怎麼馬車、牛車、驢車這麼頻繁?”

其他人也瞬間豎起耳朵。

紀綱瞧著這群人,不由暗道:‘這才算什麼,你們只是看到一個表面。’

這一年,他在福建秘密活動,完成錦衣衛在福建系統。

看的最多,感受也最深!

笑道:“這些都是商賈們運輸貨物的車隊,很多豪強、大商賈為了利用建安高效的組織力,紛紛在建安建貨棧,然後把所需貨單,分配到組織力高效,且原料產地的農村,還有些商賈,直接提供原料給建安城內百姓……”

對,就是組織力。

這個詞,據說是朱四郎發明的。

總之,現在整個福建官員、士紳豪強、商賈,經常把這個詞掛在嘴上。

並且,也都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方孝孺好奇插口,“紀千戶,這種方式,就是燕王提及的,利用經濟方式,宏觀引導鄉土村社向更高級發展對吧?”

紀綱看了眼方孝孺。

方希直,太子爺身邊的紅人。

也是最早接觸鄉土村社的大明官員。

方希直聽聞後,就能理解到這個深度,他一點都不奇怪。

“對!”

嗒嗒嗒……

急促馬蹄聲這時傳來。

眾人循聲看去……

數騎從前面轉彎處疾馳而來。

沐英微微皺眉,“怎麼有人穿這麼奇怪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