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三章:朱元璋偷學朱棣,有點小聰明的女人


                 “明霞,你去東宮,把雄英帶來。”

  朱元璋突然開口。

  馬秀英狐疑看去,“怎麼想起帶雄英?”

  朱元璋笑笑,“咱準備,年後就把雄英送去老四身邊學習,在村裡孩子眼中,雄英是老四唯一的小侄子,寄養在咱們家,這次去見老四,順便帶上,也合情合理吧?”

  也讓雄英和土橋村這些孩子們先熟悉著。

  馬秀英皺眉,“年後雄英也才五歲,是不是太早了些?雍鳴和祈嫿還小,小夫妻兩還要照顧兩個小傢伙。”

  她不知,重八為何忽然變得這麼急切。

  朱元璋擺了擺手,遣退宮女太監後。

  哎!

  嘆了口氣,在外殿軟榻坐下,拍著膝蓋,自言自語,“咱也知道太早,可咱得為咱們百年之後考慮……”

  老四已有遠走之意。

  塗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警示標兒,若無包容老四之心,就不要給老四權力,不要用老四。

  也不要迫害老四。

  他對標兒還是有信心的。

  即便包容不了老四,也會給老四一條生路。

  可他知道老四的才能。

  放任老四離開,是大明的損失,朱家的損失。

  ……

  “早點把雄英送到老四身邊,他們叔侄,最好培養出不似父子,勝似父子的感情,將來我們不在了,雄英就是老四和標兒之間的紐帶,充當類似我們的作用。”

  退一萬步講。

  只要培養出這種感情。

  雄英在!

  老四就會牽掛!

  大明遇到邁不過的坎兒,雄英向他四叔張口求援。

  老四總會回來幫忙的。

  文可震懾朝堂。

  武可掛帥出征。

  只要老四在,標兒和雄英就有退路,有依靠。

  ……

  老四陪雄英遼東之行。

  他暗中安排老五,偷偷觀察,悄悄記錄,老四和雄英一路相處的點點滴滴。

  為此事,老五現在還內疚呢。

  老四晚上被雄英大水漫灌。

  白天給雄英洗衣服。

  ……

  等等一系列,做的太好了。

  好到,他都無法判斷,是單純身為四叔的責任心使然,還是有了感情。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雄英對這個四叔有了感情。

  對此,他倒一點兒都不奇怪。

  標兒和大兒媳,雖然是父母,可沒讓雄英晚上大水漫灌過,也從未給雄英洗過衣服。

  ……

  馬秀英聽明白了,“你不是決定,老四明年考中進士,就讓老四去地方為官曆練嗎?難道雄英也跟著去?”

  到時候,可不會在應天府境內了。

  朱元璋斷然道:“跟著!標兒和咱們大兒媳就算不捨,咱也要強硬幹預!”

  且不說勝似父子的叔侄感情。

  就是雄英能學到老四一半的本事和性格,標兒和大兒媳將來都得感謝他這個決定。

  老四身上有些東西,是大儒教不了的。

  而大儒能教的四書五經。

  老四和妙雲丫頭卻能勝任。

  ……

  “祖父,祖母……”

  某刻,外面傳來歡喜叫喊聲。

  朱元璋、馬秀英結束談話,扭頭……

  就見一個小傢伙,跑的額頭都出汗了,高興笑著出現在殿門外。

  明霞在後面追著提醒,“太孫,慢點,小心門檻。”

  朱雄英雙腳並在一起,一蹦跳過門檻,小跑著撲倒朱元璋膝蓋上,“祖父,是去見四叔嗎?”

  朱元璋見朱雄英純淨眼中,滿眼期待,故意笑問:“雄英想見四叔嗎?”

  “嗯嗯嗯!”朱雄英小腦袋連連點著,“我跟母親回姥爺家,親眼看了,春曉把耿瑄嚇得跌倒,還見了采綠他們,我想去和他們說話,母親不讓。”

  馬秀英瞧著朱雄英說到最後,一臉不高興,揉著小腦袋,笑道:“你當時要是去了,暴露了身份,就不能去四叔身邊,跟著四叔學習了,你娘是為你考慮。”

  前幾天,大兒媳回孃家好幾日,他們知道。

  也知道原因。

  “母親就是這麼說的。”朱雄英點點頭,然後催促:“祖父,我們快點走吧!”

  “好好好,出發!”

  朱元璋起身,抱起朱雄英,笑著往外走去。

  明霞跟在後面,開心笑道:“娘娘,我去東宮,太孫聽到要去見殿下,高興的不得了,太子妃給太孫換衣服時,太孫一個勁兒催促。”

  太孫和殿下感情這麼好。

  將來,殿下和王妃就是安全的。

  她特別高興。

  馬秀英瞥了眼明霞,笑笑,點頭。

  ……

  六部官衙。

  這回朱元璋沒有低調,並且還刻意讓人早早在宮內放出風聲。

  馬車經過六部官衙時,百官暗中看著,紛紛議論。

  “陛下和皇后竟然一起去看土橋村那些孩子,這群野孩子,可真是走狗屎運了。”

  “還別說,就憑這次督查,這些孩子的表現,陛下和娘娘喜歡,並且籠絡也合情合理,何況愛屋及烏嘛,畢竟,這是朱四郎的學生。”

  “諸位,諸位,最新驚天消息!娘娘在土橋村時,給這些孩子上過課,陛下准許這些孩子稱呼師公。”

  “什麼!這是真的?”

  “千真萬確!”

  ……

  左相官房。

  胡惟庸、李善長站在窗口,聽聞外面驚呼聲,驚駭對視。

  “朱皇帝對朱四郎真是越來越愛護了!”胡惟庸冷笑一聲。

  天下,優秀的孩子多了去。

  皇帝、皇后為何不對其他孩子如此?

  說到底,就如外面議論。

  愛屋及烏。

  是因為朱四郎,所以對這些表現優異的孩子,才會另眼相看。

  “恩師,我現在越來越期待,太子和朱四郎被我們逼得,反目成仇的一天!”

  一定特別精彩!

  大明的朝堂,一直不如歷史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