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 作品

第一百九十六章:馬秀英擔心,父子關係再起波瀾


朱棣把朝廷提供的筆墨準備好後。

 
就坐在僅能滿足一人稍微左右活動的單間內閉目養神。

 
叮叮叮……

 
某刻,清脆的銅鑼音傳來。

 
他緩緩睜開眼。

 
一名衙役拎著一隻小銅鑼,敲打著從考號前走過,“所有考生都注意了,要開始發考卷了,桌上的水碗放到地上,切莫……”

 
就是一些考試注意細節。

 
提醒的很詳細,很到位。

 
衙役走過不久,一名綠袍小官帶著兩名衙役又走來。

 
“書寫,切要工整仔細……”

 
小官一邊發放試卷,一邊耐心說著一些答卷書寫細節。

 
然後帶著兩名衙役,往下一個考號而去。

 
朱棣先打開密封試卷的信封,粗略查看考題大體類型。

 
很快,就發現了本屆院試的變化。

 
題量十分大!

 
他決定衝刺科舉,就對大明的科舉,進行了詳細瞭解。

 
期間,妙雲還拜託輝祖,給他搞來幾套往年院試試卷。

 
所以,他對以往的題量是很瞭解的。

 
本屆院試考難度且不說,單單題量就翻倍了。

 
“這麼大的題量,禮部的人瘋了嗎!”

 
“這能做完?”

 
“以往的題量都十分緊張,今年的題量,直接翻倍,還怎麼考!”

 
……

 
朱棣發現考試題量翻倍時,周圍的考號中,抱怨聲、牢騷聲陸陸續續傳出。

 
這些人是被他連累了,呂本為了給他設置障礙,還真不怕得罪人。

 
朱棣不由笑笑。

 
抱怨題難、抱怨題多,罵出題人……

 
此情此景,有種莫名的似曾相識。

 
任何時代的讀書人,都不好過啊。

 
任何時代,除非出身尊貴,否則想要往上走,都要經歷各種考驗。

 
每闖過一關,就代表著突破一層壁壘。

 
科舉有各種各樣的弊端,但總的來說,還是一種利大於弊,相對來說比較公平的人才選拔機制。

 
似曾相識的場景。

 
可當下和曾經,看待問題的心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豎耳傾聽。

 
右邊考號的夏讀書人,十分安靜,沒有任何抱怨聲。

 
不由暗暗點頭。

 
這位夏讀書人,不論才學有幾鬥,這種穩重就值得稱道。

 
要知道,夏讀書人的家庭情況,看樣子很窘迫。

 
一家四口分一塊野菜餅子。

 
他比在場很多讀書人,都迫切需要考中秀才。

 
考中秀才免丁糧、朝廷還會給他個人提供食癝,相當於讀書賺錢,當然這個錢糧並不多。

 
只能滿足一個人的生活所需。

 
但只要省一省,一個人的糧食,養活兩個人是不成問題的。

 
再稍微給人抄個書、寫個信,就勉強能靠秀才功名,養活一家四口了。

 
除此之外,考中秀才還有政治司法特權,官員要予以禮待,見官不跪,犯罪不上枷鎖、不得上刑。

 
沉重的生活壓力所迫,很多人都會變得急躁,急功近利。

 
面對困難時,牢騷變多,情緒變得起伏劇烈。

 
可這些情況,沒有出現在夏讀書人身上。

 
足以證明,夏讀書人性格沉穩,同時,是個善於控制情緒的人。

 
一個連情緒都管控不好的成年人。

 
即便才華橫溢。

 
也走不長遠。

 
很快,考官出面,喝斥一番,考場恢復安靜。

 
隨後,朱棣又把試卷細細看了一遍,基本考題細類他也已經瞭然於胸了。

 
第一部分,基礎。

 
基礎中五經內容佔比多。

 
註解又比默寫多。

 
題量的增加,主要是基礎部分。

 
第二部分就是飽受歷史詬病的八股文章部分。

 
朱棣拆開裝有答題紙的信封。

 
答題紙有兩張。

 
每張目測差不多有一丈,也就是3.3米。

 
每六豎行為一折,總共二十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