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番外一 陰差陽錯4

建安四年末,孫策大敗黃祖之後東進豫章,駐軍於椒丘。



時華歆正任為太守,孫策用槍指著輿圖上的豫章城,笑得漫不經心,“那華歆論打仗可不會是我孫伯符的對手,最多三日,城必破!”



太史慈也頗為贊同,“那華子魚良德也,然非籌略才,無他方規,自守而已。君侯雄兵壓境,他若抵抗,不過是以卵擊石而已。”



有此必勝之戰,帳中的各將領都躍躍欲試,紛紛請戰願為先鋒。有這麼好的機會能把軍功撈入自己的囊中,這誰能說自己不心動啊。



孫策環顧了一圈,將眾人的反應都收入眼底,唯獨孫權側立在孫策的身邊,小聲地勸道,“阿兄,豫章太守華子魚年德明望,遠近歸服。殺之,恐多生世家之怨。”



孫策微微蹙眉,他知道孫權所說也是對的,只是他心裡向來是看不上那些世家門閥的做派,一群酸儒成日裡喜好高談闊論,也沒瞧出來到底有多少真才實學。



“就算真的殺了他,又能如何呢?”孫策頗有些不屑,這個亂世之中難道還要靠這些酸儒得天下嗎?自然是靠手裡的兵馬。



孫權低眉道,“兄長莫忘了陸康的前車之鑑。”



孫策為袁術攻打廬江,與時任廬江太守的陸康多次對峙在戰場,孫策甚至多次派人前往羞辱陸康,以至於廬江被破之後,陸康憤懣而亡。



因此吳郡的陸家對孫策並不擁戴,甚至拉著其他世家採取不合作的態度,給孫策這個會稽太守造成了很多的麻煩。



孫策想到此事,也倍覺麻煩。他低頭思索片刻,孫權所說的也是事實,只是被人掣肘的滋味,實在令人不舒服。



孫策發出一道長吁,“那仲謀說說看,該如何拿下豫章呢?”



孫權想了想,“華歆賢名在外,又有愛民之譽,阿兄何不派一位先生前往城中游說。那華歆也清楚,我軍兵馬壓境,以豫章城中兵馬絕不會是我孫家的對手,也不必徒生事端,多生殺戮。



我軍先禮後兵,誠心招攬華先生為幕僚,若華歆再頑強抵抗,便是自陷不義。我軍再行進攻之舉,也可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