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盡長 作品

第157章 砥礪前進

    截至教歷1171年9月底,暮西鎮的人口正式突破了八千人。放眼整個月溪平原,論起人口數量,這座沿海的城鎮已經處於排名第四的位置,僅次於銀環城、聖衛城和孤巖城。

    人口的暴漲在給暮西鎮帶來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首先,也可能是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移民歧視。暮西鎮雖然對移民的遷入沒有任何准入性限制,在對待老居民和新移民時,也沒有什麼區別性對待,但這並不意味著暮西鎮中沒有群體性差異。

    鎮中的居民根據遷移的時間先後,非公開的分成了數個派系。越早遷入的居民佔據了更加優良的資源。比如居所更加靠近鎮中心,手頭擁有『暮西互助社』的聖骨、財富累計速度更快,孩子受到的教育更好等等。

    老居民普遍對新移民抱持著輕視甚至是敵視的態度。一方面前者認為後者擾亂了暮西鎮的治安,還佔用了資源;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新移民作為廉價勞動力,壓縮了老居民的就業空間。

    除此之外,還有其它諸如衛生、基建、規劃等問題。而作為行政中心——暮西騎士團,由於軍事屬性的管理方式,缺乏必要的政治手段和公共機構,在處理這些問題時,總有些力不從心。

    先撇開這些社會問題不談,在公共發展上,暮西鎮中增添了幾處新的大型建築。

    第一個是大市集。原本託德與喬的規劃是一箇中型市場和倉庫的集合體,以便攤販和商戶交易使用。但由於北島、暮西鎮、南方帝國商路的建立,市集的規模一再擴大,最後建設成為包含了露天市場、交易所、商業會所、貨品倉庫的大型集市。

    第二個是劇場。由於暮西鎮文學和戲劇的逐漸興盛,居民對於娛樂生活和精神享受的需求越來越高。以文學家漢斯為首的『暮西文學社』,為了改變帳篷這種簡陋的表演場所,自籌資金、建設了一處中等規模的劇場。建築設計上仿造了古泰羅時期的圓形劇場,只是將露天觀眾席改為了封閉式,並在原有單層結構上,拓展成為了雙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