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小戎 作品

第二百四十章 談心與送別

    “這不一樣,經義學,雖然要沉浸經海,可卻能如滄海拾明珠般,領略先賢哲思,洞曉思維的魅力,鑽研大道學問,過程哪裡枯燥,我看有趣的很,怡然自得……”

    “青君我與你說,昨日我又在爾雅上,一句晦澀論語中,揪出了些新的意思來,這我之前在別的經義註釋上從未見過一樣的,也不知是不是我第一個品出的,改日去找晏先生問問……”

    趙戎越說越起勁,他一手扣著身旁女子的柔荑,一手滑下袖子,平端在腹前,輕抬著下巴,頭冠上的儒巾在林間的秋風之中飄灑。

    趙靈妃偏頭,怔怔的看著此時的趙戎,竟一時之間有些出神了。

    他還和小時候一樣,喜歡與她興致勃勃的說著喜愛的事物與有趣之事,雖然趙靈妃大多數情況下聽不太懂,但她喜歡傾聽,也只願戎兒哥只對她一人講。

    趙靈妃淺笑嫣然,覺得此刻的戎兒哥,儒雅飄逸,格外的俊朗,遠勝過她見過的所有俊美男子,萬般好看。

    “對了,從晏先生那兒得來的幾本孤本又讀完了,回頭還要再討幾本來”

    “青君,哈哈,前次我去晏先生那個還書,先生還不相信我看的這麼快,以為我只是草草略讀,便打開書,抽了些句子考了我幾回,青君,你猜怎麼著?”

    趙靈妃伸手給趙戎理了理衣領,想也沒想的,檀口微張。

    “戎兒哥肯定全答對了,晏先生他定是誇獎了戎兒哥,驚訝不已。”

    “不是,我全錯了。”

    “…………”趙靈妃。

    趙戎眨了眨眼。

    “我答的全是自己細讀時領悟的含義,書上的那些死板答案,我全倒背如流,但有些不敢苟同,可能他們是對的,或許我錯了,但是我就是覺得聖人說那些話時就是這些含義,後人鑽研太多,反而把自己繞了進去,過度曲解了聖人先師們的話,無中生有,過猶不及。”

    趙靈妃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他,好奇道:“那晏先生怎麼說?”

    趙戎一笑,“這個,青君你倒是說對了,先生雖然沒對我說太多誇獎之詞,卻也是聞言之後,將書一合,轉手拋去一旁,撫須大笑,連唸了三聲善。”

    他頓了頓,看著趙靈妃。

    “這經義學,不比樂藝有趣多了?我輩儒生,除非是喜歡,否則浪費時間精力,學那無趣的東西幹嘛,儒生六藝,不提其他幾門小藝,光是經義、詩賦兩條康莊大道,就夠我們走的了。”

    趙戎忽的一停,微微皺眉。

    “也不知書院在墨池學館訂規矩,偏要學子們六藝全要學習,並且考核,浪費精力是為何。因材施教,走各自感興趣與擅長的藝學儒道不好嗎,哎,還有晏先生,他也強制我要認真學好六門藝學,不可馬虎。”

    “青君,你說,這不和強制你們劍修,去學道修們的繁瑣法門一樣嗎,用心不純,如何專一。”

    趙靈妃咬唇細思,有些理解戎兒哥的為難之處。

    她從與戎兒哥青梅竹馬,瞭解他的性子。

    戎兒哥一旦對某個事物喜愛感興趣,那便回專心致志、廢寢忘食的去專研學習,半點也不馬虎,就如同現在感興趣的經義儒道一樣。

    趙靈妃覺得這樣的戎兒哥挺適合修行的,特別是練劍,只可惜他的修行資質……

    趙靈妃眸子輕眯。

    而對於不喜歡、不感興趣的事物,那便是萬般的不喜歡與不願意,而且這種印象很難扭轉更改,比如現在眼下的樂藝。

    再比如……曾經的她。

    關於這一點,趙靈妃記憶猶新,甚至現在也委屈不已。

    戎兒哥因為被迫無奈的訂婚入贅,而厭惡她,只是這一點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幼的二人,都無法扭轉,況且她又身負家族期盼不能外嫁。

    結果便是二人,原本好好的一對竹馬青梅,開始形同陌路,戎兒哥對她愈發冷漠誤解,間隙越來越深,他冷漠的心挖出的那倒天埑鴻溝,彷彿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讓她無法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