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小戎 作品

第五十五章 謀而後動

    沖虛觀外觀很大,但太白山更大,山腰除了那一大片宏偉建築,其它皆是茂密山林。

    趙戎小心謹慎的向山上摸索。

    在沖虛觀,藍衣道士是核心道士,是修行中人;黑衣道士是普通道士,沒有修為;另外聽說還有一種紫衣道士,是沖虛觀地位最尊貴的那一批人,只是自己沒見過,也不希望在儒道之辯前見到。

    據剛剛上山所見,普通道士們都是在山下齋堂吃完齋飯後才上山的,不久前那座三層偏樓內的藍衣道士按道理不應當在外觀吃齋飯,他們居住的內觀應當也有齋堂。

    任何發生過事情都會留下蛛絲馬跡。

    這些藍衣道士早晨要山下道童帶飯,那便只有一種可能,他們昨夜是在外觀留宿守夜。並且熬了一宿之人經過了漫長黑夜,大多對光線敏感,剛剛那個消瘦道士躲避並不溫熱的晨陽,那便是熬夜的後遺症,想必樓內其它沒露面的道士亦然。

    和自己所猜測的一樣,夜晚的沖虛觀守備定然深嚴,山腰外觀雖平常供給香客祈福燒香,但確是上山的必經之路之一,夜晚會被嚴密防備,甚至連白天開門迎客之時都應該有人在暗中警戒。

    值此儒道之辯前夕,沖虛觀與文若暗中鬥法不斷,雙方都不敢有些絲毫鬆懈,十分警覺,都在全力防備和尋找對方破綻。

    凡事都有利弊兩面。

    此事弊處顯而易見,如此嚴密的看守,自己要拿走那隻霆霓紫金爐,難度極大,且外觀一隻“普通香爐”消失後,很有可能會引起他們重視,為這件小事投來目光。

    但利處也有,他們此時的全部注意力都在蘭溪林氏身上,觀內遭竊,他們第一個懷疑的絕對是蘭溪林氏,至於為何林文若會來竊一隻“普通香爐”,估計他們想破腦袋也想不到,只會延伸出很多錯誤的答案,分散他們的精力,影響他們的判斷,這有利於自己一方的儒道之辯。

    當然,最好的結果是他們並沒有注意到這隻“普通香爐”的失竊,外觀每日人流如此之多,這麼多年來,想必也有失竊之物。所以,自己就要誤導他們,主動給他們提供一個較為合理的失竊理由。

    聯繫剛剛這些思路,如此說來,自己最好是在白晝下手,因為白晝戒備絕對沒有夜晚嚴密,且白晝雖然料到了他們會有換防,不可能會讓熬了一夜的守衛道士繼續盯守,但新來的道士因為前任已經平安經過了最危險的黑夜,便會心生懈怠。

    且按照正常邏輯,白天他們應該分為暗衛和明衛,前者是躲在不可知的暗處蹲守,而後者是外觀各個大殿白日開門後,在裡面一邊誦經解籤一邊駐守的藍衣道士,嗯,還有在外觀四處走動的那些。

    而因為思維慣性,暗中隱藏的道士和明面上的道士都會因為知道對方的存在而生出依賴之心,將希望寄託在對方身上。

    這便是白晝下手的好處,但巨大的收益也伴隨著同等的難度與危險,這也是今後幾天要去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