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小戎 作品

第六百六十章少女,帖經,試策

    心裡有了計較,趙戎安之若素。

    就在這時,不遠處湖畔長廊上,有一位他不認識的微胖老先生身影出現,雙手背在身後,拎著一疊卷子,走進了壬字號考場。

    隨意目視一圈全場。

    胖老先生大手一揮,手中那一疊考卷被擲到空中,仿若有風托起,它自發散開,二十八份考卷依次飛落在眾考生的桌子上。

    胖老先生沒有廢話,聲音朗健。

    “開考。”

    ……

    趙戎拿到考卷,也沒去看他人,自顧自蘸墨落筆,填上了姓名與隸屬學堂。

    然後他垂目飛速審卷一遍。

    這張經義考卷簡單來說,只分為兩部分。

    帖經,試策。

    帖經題趙戎熟悉,望闕洲山下不少王朝的科舉考試裡面都有,算是儒生考試的必備考題了。

    它主要考查儒經內容。

    是從儒家十三經等著作中,選取特定的句子,掩其兩端,中開一行,再裁紙為帖……

    意思就是遮住所選句子中的幾個字,讓考生據上文或下文填寫。

    聽起來是不是挺耳熟的?

    趙戎想起了他前世語文考試中常見的古詩文填空……其實就和這個類似,只不過一者是考詩歌名篇,一者是考儒家經文。

    “沒想到重生一次,還是沒擺脫你,古詩文填空……”趙戎默唸一句。

    不過,眼下考的帖經題,需要更豐富的知識儲備,還要辨明義理。

    因為儒家經義的範圍太大了,要是出題偏僻些,那就是在‘經義的汪洋’裡大海撈針。

    而這試策題,也是山下儒生科舉裡面的重頭戲,甚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

    同樣的,也可以簡單的把它理解成……前世的語文作文題。

    它就是從經義中選取一句話,或是有名氣的聖人說過的,或是不願透露姓名但恰好從有名氣的聖人身邊經過並多嘴了下閒聊了句的聖人說過,嗯你可別真相信了他們是樵夫啊農民啊野人啊狂生啊這些書上給的粗鄙稱呼,其實這些人都厲害著呢,不然也不至於說出一大堆把後世晚輩考倒的名言……反正趙戎是把他們當聖人看的。

    所以試策題的形式很簡單,就是截取儒經裡的某一句話,當做試策的題目,再規定下字數,讓學子們圍繞它‘自由發揮’。

    而這試策題裡面,其實還有一個劃分,就是修身類和治國類,含義也是顧名思義。

    清楚了這次經義考核的兩種題型後,另外還有明白其中一個小小的規則。

    那就是,你若想第二部分的試策題有分,那必須得先通過了第一部分的帖經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