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574章 新武器的測試

 “我看書上說,先秦的時候,倒是有短劍固定在長柄上的武器,有劍鐔的叫鎩,沒有的叫鈹。不過後來鐵甲普及,這些武器就沒什麼人用了。而這東西還要更糟糕,就算對付無甲的人,也不是個很好的攻擊武器。”他拍了拍槍身:“後面這部分太重了,而且人家能調節柄的長度和重量,你這又不能調——這個武器的核心,就是槍管子,總不能把它給省了吧?” 

 “這本來也就是個配件。”郭康解釋道:“就是給火槍手護身用的,不能跟那些主武器比。” 

 “那裝這個也沒用啊。”李玄英說:“帶它不如再背一把武器呢。與其用這不倫不類的玩意兒,不如帶把真正的長矛或者長刀。” 

 “那樣不會礙事麼?”郭康問。 

 “肯定不會。”李玄英確信地說:“往地上一丟不就得了。打贏了自然能回來撿,打輸了也不用考慮這些了……” 

 “這樣……” 

 “當年大唐的制度,弓弩手都處在前鋒位置,如果敵人來了,就先進行射擊;等敵人接近,就換用陌刀、大棒,跟人家對沖。”李玄英介紹道:“弓弩都是很精細的東西,但關鍵時刻也不能心疼,照樣得往地上一丟,換上重武器去幹仗。你這火槍就是個鐵管子,比人家的弓結實多了,還心疼什麼啊?” 

 “而且,這東西雖然重,但弩也不輕,還比它更佔空間。唐軍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制度,我們當然也可以學了。” 

 “同樣訓練水平的士兵,一個人拿這種帶尖頭的火槍,一個人換長矛,肯定是拿長矛的贏。”他最後總結道:“我覺得任何對武器有點研究的將軍,都不會贊同大家使用這東西。” 

 “那為啥會有這種想法啊?”脫歡聽得也有些奇怪。 

 “是……這東西更便宜一點吧?”郭康也沒什麼信心了。 

 “它也不便宜。”李玄英說:“你別看這架子結構簡單,打起來還挺費勁的。鐵匠給我說,這個卡扣是個精細東西,做起來還很麻煩。這個匕首倒是不貴,但這個卡扣想量產,成本肯定不會低的。我們研究到最後,發現它不但不好用,還浪費錢。” 

 “等今後技術成熟吧。”郭康說:“未來再發展一段時間,火槍應該會效率更高,這些配屬器械也會更好製造了。” 

 “都能量產這東西了,還不給士兵發點更好的麼……”李玄英不太相信:“把火槍改的更好用些,把鎧甲改的更輕便靈巧些,這東西就更用不上了。” 

 “鎧甲發展的速度,很難比得上火槍威力提高的速度。火槍更好用的話,就沒人用鎧甲了吧,這種槍刺就會有點用了。”郭康提出。 

 “我覺得不太可能。”李玄英說:“鎧甲防禦火槍確實很難,但防禦這東西也太簡單了。你看近年來,鎧甲的提升,都是為了對付大型火槍和強弩,不是為了對付這些普通兵器的。如果火槍強到了炮一樣,完全沒法抵禦的地步,鎧甲反而可以輕便靈活起來了,有利於節省體力,對付這種輕武器的時候,也就更有優勢了。” 

 “哪怕遠程武器再強,只要還有近戰需求,敵人還在使用這些武器,輕鎧甲就有用,就不會被淘汰;除非,哪天敵人自己都不用了。”他判斷道:“相比於士兵本身,鎧甲便宜太多了,發一些給大家又不礙事——當然,要是誰家的兵比甲冑都便宜,那就另說了……” 

 “真到這種時候,我們的優勢反而比現在更大呢。”他指出:“我看整個歐洲就沒幾個會在野戰時進行土木作業的,但如果火器威力提升,就只有工事能起到足夠的防禦效果了。而要是圍繞工事,不斷展開戰鬥,那就是全看士兵素質了。大家都散而自戰,我們算是求之不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