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九一四章 海上會盟

不過他不得不照做。這位巴夏禮先生近來鳳鳴鶴唳,得到了女皇和內閣的雙重信任,而且這人的性格非常霸道。

英國皇家艦隊的風帆遮天蔽日,華族第1艦隊煙囪中冒出的煙塵則在海面上形成了1條黑雲。

兩者之間的海面上,1艘巡航艦,1艘護衛艦緩緩靠近。

“總督閣下,華族元首邀請您到他的座船上喝茶。”克林特轉達旗手翻譯過來的信息。

“好吧,對方是元首,沒理由讓對方到我們的船上。”巴夏禮倒是乾脆利索。

1場海上會盟在海面上展開。此時的坤甸外海風平浪靜,但是幽藍的海面下面卻是暗流湧動。

“尊敬的元首陛下,很高興見到您。”巴夏禮非常紳士地向董良鞠躬行禮。

董良則非常隨意地對他招手,邀請他坐到茶桌的對面。

兩個人相向而坐。

巴夏禮金髮碧眼,鼻樑高挺,頭髮捲曲,典型的昂撒人。董良能夠感到到他銳利的眼神中透著1股子貪婪。他有些討厭這個巴夏禮。

“巴夏禮先生,很遺憾,我們以這樣的方式見面。”董良笑道。

他現在應付這樣的場面已經遊刃有餘。作為上位者,隨意1些就是他身份上的特權。

而巴夏禮卻要坐得筆挺,以顯現出自己的禮貌。

“元首先生,您其實也可以在坤甸城等著我。”

巴夏禮針鋒相對,果然是個不好相與的人呢。

“我們華族的習慣便是有朋自遠方來,主家應該出門迎接。”

董良這麼說其實在暗示巴夏禮,這裡是我們的地盤。

政客們的對話就是這樣,真實的意思都在字面之下。

“元首陛下,東印度群島的公共海域,從來都是自由開放的,自從葡萄牙人幾百年前發現這裡之後,這1規矩就沒有改變過。”

“哦,是嗎?你說是葡萄牙人發現這裡,我不敢苟同,這裡1直都存在,在葡萄牙人到這裡之前,我們華族的大明皇帝就已經在這裡冊封官職,這裡從來都不是無主之地。”

董良最喜歡跟人扒拉歷史。1旦歐洲人與華族人開始以歷史為根據爭論某件事情的時候,那麼他們就已經輸了。

巴夏禮是1箇中國通,顯然也注意到自己落入了人家的陷阱。

於是他轉變重點:“元首陛下,我們現在可以不過問荷蘭人的事情,但是我們希望元首注意我們對1824年《英荷條約》的關切。”

英荷條約中可是將北婆羅洲劃為英國人的勢力,而這裡除了1個文萊蘇丹國,全都是蘭芳總督區的控制區。

董良自然不會同意這個提議。

他搖頭道:“不不不,你所謂的《英荷條約》,並沒有經過華族的背書。我們華族需要對自己的子民負責,現在婆羅洲生活著大量的華人,他們讓這裡蠻荒的土地得到了有效的開發。這裡將構建1個文明社會。我們歡迎全世界的商人到這裡做生意。華族軍隊有能力保護好這裡。”

“元首陛下,您看,今天的天氣多好啊,海面是多麼的蔚藍平靜。假如我們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消除矛盾和誤解,那1定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