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六百八十七章,思想的紛爭

  顏姬笑問道:“夫君難道不怕民軍噹噹不了大人,而令我們遭遇重大損失和挫折?”

  楊鵬笑道:“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不冒一點險,怎麼能夠知道我們的後備力量究竟實力如何呢!”

  顏姬看著楊鵬的面龐,抬起纖手輕輕地撫摸起來,一臉痴迷地道:“夫君,你知道嗎?你這種豪邁無懼的氣質是最迷人的!”楊鵬一把摟住呢顏姬的纖腰,吻住了她的紅唇,手中的報告飄落了下去。

  顏姬突然推開了楊鵬,下了床榻。楊鵬詫異地看著顏姬。顏姬嫵媚一笑,抬起纖纖玉手伸向楊鵬,下巴微微揚著,嘴角微挑似笑非笑,眼眸的神情似仙似妖。楊鵬只感到三魂七魄都被她吸引去了,情不自禁地便伸手過去牽住了她的纖手,從床榻上下來。顏姬伏到楊鵬的肩頭,紅唇貼著楊鵬的耳朵,用無比誘惑的語調道:“夫君,讓妾身好好服侍夫君吧!”楊鵬只感到渾身的骨頭立刻酥軟了,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楊鵬坐在皇宮的書房中,聽著留守內閣眾人的報告,卻是心不在焉的模樣。拍了拍頭,把腦海中那些綺麗的畫面暫時壓了下去。

  只聽湯時典道:“……。不僅市井民間有這樣的思潮出現,就連學院內部也有這樣的思潮。臣覺得此事不能輕忽,因此特提請陛下試下。”

  楊鵬不明白他說的是什麼,問道:“你說的思潮是什麼?”

  眾人詫異地互望了一眼。湯時典道:“回稟陛下,目前市井民間和大學內部,都興起了一種思潮。認為天下已然大定,沒有人能夠威脅到我們了,帝國應當改變以征戰為主的政策,轉而將主要精力關注國計民生上來。”

  楊鵬皺眉道:“這件事不是早就已經有定論了嗎?怎麼又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眾人只覺得陛下發怒了,一時之間都不敢說話。黃巧雲道:“大哥的言論,雖然很多人都是認同的!可是依舊有很多人不以為然有別的想法。很多人都是喜好和平不喜歡戰爭的,這就好比好逸惡勞一樣。雖然道理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可是很多人依舊害怕戰爭,想要避免戰爭!”眾人紛紛點頭。

  楊鵬皺眉道:“戰爭與和平之間的道理是顯而易見的,怎麼就是講不明白呢!有些人可真是掩耳盜鈴啊!”

  湯時典躬身道:“陛下,天下總有一些人是愚昧的。既然出現了這樣的思潮,總要想辦法應對才好。”

  楊鵬苦笑道:“還能有什麼辦法?除了教育,還是教育。總不能別人有不同意見,就把他們都給殺了吧!”

  “這種做法,就好比秦始皇焚書坑儒。結果反而弄得儒家好像是受害者,弄得儒家好像是正道的保衛者似的。何況言論思想上的事情並非罪過,不能因言而入罪。”陳梟道。

  眾人十分認同,紛紛拜道:“陛下英明!”黃巧雲沒好氣地道:“大哥說得自然是有道理的,可是有些人的言論就是讓人氣惱!”

  楊鵬笑道:“氣一氣也就是了,倒也不必過於當真。”黃巧雲看了楊鵬一眼,那眼眸中的神態彷彿再說:大哥你倒是大度呢!

  楊鵬呵呵一笑,看向湯時典,問道:“眾位教授和各地教師的思想態度是怎麼樣的?”

  “回稟陛下,眾位教授和教師基本上都是認同陛下思想的。對於他們,陛下儘管放心,我們在選擇教授和教師的時候都對他們的思想做過考核了,應當都是沒有問題的。”湯時典道。楊鵬點了點頭。湯時典皺起眉頭,有些擔憂地道:“臣擔心的並非他們的思想與陛下不一致,而是擔心他們之中有些人的思想太過激進,從而影響到學子,進而對整個大明都造成深遠的影響!教授和教師中間,有一部分人,對於社會上和學生中間的和平思潮十分反感和憤怒,在許多公開場合以及他們上課的時候,發表仇恨和平主義者的激烈言論!甚至臣還收到了許多請求信,請臣代他們向陛下請求,嚴厲制裁那些和平主義者!”

  楊鵬皺著眉頭,思忖道:“這樣不好!非常不好!”眾人深以為然。黃巧雲皺眉道:“這種仇恨要是不盡快消除的話,遲早會釀成大禍的!”

  楊鵬不由得想到了西方世界的宗教仇恨所造成的巨大的破壞,不由得心頭一凜。目前大明內部的情況雖然與宗教仇恨有所不同,但實質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思想上的分歧而造成的仇恨。這種仇恨一旦不受控制的蔓延開來,所造成的破壞,絕對不亞於一場全面戰爭,甚至更加慘烈!楊鵬沒想到自己改造這個社會的動作,居然會造成這樣一種思想對立的結果,真是始料不及啊!

  楊鵬心裡思忖道:‘如今的思想對你還只是一個萌芽,必須趁這種對立還未發展到不可收拾之時想個辦法將它解決了!不能讓西方宗教仇恨的悲劇,在東方上演!’一念至此便仔細思考起來,他要想一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眾人看見楊鵬在思考事情,都不敢作聲,看著他。

  片刻之後,楊鵬抬起頭來,掃視了眾人一眼,道:“思想上的問題,還是要靠教育的手段來解決。既然是戰爭與和平的分歧,那麼我們就出一部論述戰爭與和平的書籍,要把戰爭與和平的關係講透了。沒有戰爭就沒有和平,迴避戰爭的結果,最終只能遭受毀滅!只有永恆的戰爭,才能維持永遠的和平。這兩者之間其實是一體的,好比陰陽,好比天和地,日和月,男人和女人,是不可分割的!單單隻想要其中一樣,那是不可能的!我們在享受和平的幸福之時,也必須去承受戰爭的苦難!”

  眾人都流露出思忖之色,只覺得陛下今天講得更加透徹了,令自己一些之前想不通的地方豁然開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