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 作品

第二十六章





消息傳回去跟假的似的,繼續養傷的帝姬自己不能跳下床,只能派高堅果裡淋過雨還沒感冒發燒的老二帶上幾個隨從,下鄉去看看,是不是柳景望不值得信任,放任手下的小吏做了假,哄騙她這個小女孩兒?




高二果翻了兩座山,還帶了不少鄉野間的蘑菇果子回來——想獻給帝姬,但是被季蘭飛快地扔了——說,那些小吏說的是真的。




不僅不要地,帝姬要是還想要他們的河,他們就趕緊給上游截住,把下游的魚鱉蝦蟹都撈出來,挨個放血,都送到靈應宮來。




趙鹿鳴聽說這個消息後驚呆了,就下意識摸摸自己的鼻子。佩蘭立刻抽出一條潔白的手帕,輕輕在帝姬的小鼻子上蹭一蹭。




“沒灰啊。”她說。




心理作用下,帝姬還是又不放心地拿袖子蹭了蹭。




有點既視感,她想,老鄉們是拒絕了,但這個態度很奇怪。




她就在那蹭蹭鼻子,又蹭蹭鼻子時,忽然佩蘭就衝著門口尖叫起來。




“大膽!帝姬的寢殿,你也敢窺探嗎?”




王穿雲那張有點驚恐的臉又探回去了。




“我不是!我沒有!”她在門口努力地辯解,“我只是想見見帝姬!”




帝姬坐在椅子裡,身邊依舊是一群宮女,王穿雲作為改造期的勞動人員沒有椅子坐,但是帝姬開恩,給她個小墊子,她就坐在墊子上。




“你要見我,”趙鹿鳴說,“什麼事?”




王穿雲的目光瞟過來,盯在她的鼻子上,趕緊又移開了。




“聽說帝姬想要將田地還給百姓永佃……”




“是,”她說,“只是不知為什麼,他們都不肯。”




“我家是肯的!”王穿雲趕緊說,“我家雖已零落,我幾個兄長尚在,他們求親告友,總能湊出些錢,贖回田地的!只是不知永佃錢幾何?多久一核?”




帝姬睜大眼睛看著她,“永佃錢?”




明清時期,“田底田面”被人所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這種習俗是自宋時始的。簡單來說,地主的田佃給農民,可以短佃,也可以長佃,短佃不用說,人家說怎麼分成就怎麼分成,所以佃戶是很不划算的——但地主也覺得不划算啊!佃戶們幫傭們也有許多心眼,也會挑挑揀揀,要是那等能送禮進京跟蔡相公攀親戚的狗大戶肯定不在乎,可更多的中小




地主自己也要下地幹活,那田是斷不能荒的!




所以就如果有靠譜的農家願意長租,地主拿“田底”,佃戶拿“田面”,交一筆永佃錢作押金,在官府過了明路,從此這地就是他家十年二十年種下去,這事兒是很兩全其美的。




當然,佃戶除了負擔給地主交的租子之外,還要負擔糧稅徭役支移這些,這沒辦法,底層百姓總是很能忍耐,只要一年耕種下來能填飽全家肚子,再攢點積蓄,這日子再苦再累也過得。




況且“蜀地膏腴,畝千金”,田少,但很能種出糧食來,“田面”相當值錢,能佃到田,有什麼不知足!




現在回過頭看看帝姬開出來的條件:




當她的佃戶,只要將原本交給官府的糧稅交給她,除此之外,沒了。




不需要承擔徭役和支移,不需要和靈應宮分成,甚至連永佃錢也不需要出,這是什麼概念?




一言以蔽之——“村裡發金條了!”




這有人能信就見鬼了啊!




帝姬頂著一個紅鼻頭,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