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刀 作品

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曲藝演出(一)

  大家是在一個餛飩攤上集合的,就著這裡鮮香的也不知道是哪裡風味的鮮肉餛飩,人們也把從各處蒐集來的小吃聚在了一起。

  泰勒是獨愛泉城的特色傳統名吃油旋,當地人吃油旋時大多都喜歡配一碗雞絲混沌,油旋的焦香酥脆、蔥香透鼻,加上雞絲混沌湯的鮮美,簡直妙不可言。

  她也有樣學樣地來上了這麼一套組合,轉眼就吃得眉開眼笑起來。

  劉清山趁機提醒她:“我們的早餐文化,跟你們的早餐有什麼區別?”

  泰勒果然上路,馬上就意識到了有攝像機在拍呢:“我們那邊的早餐一般都吃黃油、果醬、麵包、果汁、煮黃豆,以及其它穀物粥類、雞蛋類、肉食類等食品,聽上去很豐富,實際上就是一片面包上抹上點佐料而已!哪裡像你們這裡,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有數不清的早餐花樣,多到吃不過來。”

  金溪善也很懂得恰逢其時:“我們寒國人的早餐一定有米飯,早餐是一天活力的來源,所以必須吃得飽。小菜還是以各種泡菜為主,不像這邊,僅僅是一款包子,就會有好幾種口味,湯類的種類就更多了,換著花樣吃,一個月內也不會重樣的。”

  泰勒舉著油旋解釋:“這樣的麵食類我最喜歡了,包子只是其中一種,煎餅果子、涼拌麵、饅頭、蔥油餅、油潑褲帶面、肉夾饃、花捲、油條、麻什、燒餅、餃子、餛飩等數都數不過來,比如這種油旋我就是第一次看到。”

  劉清山笑著配合她們,各種的美食普及,這檔節目的主題就是旅遊,在華國文化宣傳上一定要佔最大篇幅。

  重要的是,現在的泰勒很能說一些華語了,有她的獨特口音的配合,會讓這樣的內容也充滿了喜劇效果,順便也讓觀眾們瞭解到中英文轉換的知識點。

  每一年的新年廟會都會有一個主題,今年的主題是在展示華國傳統年俗的基礎上,融入了很多的西方文化元素。

  今年還引進了“洋人街”,遊客可以零距離品嚐國外美食,購買來自國外的特產。

  但最吸引人的還是那些民俗非遺手工藝及民俗旅遊商品,以及高蹺、雜耍、舞獅、舞龍、抬閣、變臉等民俗藝術文化演出輪番上演。

  等一圈轉下來也到了午飯時間,節目組的人也回到了明湖居,這裡有當地景區為他們專門舉辦的宴會。

  具體過程就沒有必要細述了,轉眼就是下午的正式演出了。

  為第一時間把氣氛營造出來,小嶽和孫胖子的相聲被排在了首位。

  還別說,這個安排還是很有必要的,小嶽的略顯生澀在孫胖子的有效烘托引領之下,馬上就讓這段相聲的搞笑因素迅速體現出來。

  實話實說,小嶽屬於祖師爺不賞飯吃的那種,而且他入行很晚,早期老郭也沒花力氣教他。

  可後來給他找了一條完全不同於傳統相聲的路,而且花了大力氣捧他。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磨鍊,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東西,總的來說就是儘可能揚長避短,目前來說他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手藝人了。

  因此在他身上體現出來的相聲的真正核心、立身之本,並不是流於表面的“賤”,而恰恰就是“說”,是他對節奏的把握,對現場氣氛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