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刀 作品

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輿論的力量

  所以這個人身上的優點突出,缺點也是一大堆,性格倔強,真實又耿直,不夠世故也不夠圓滑,是娛樂圈“特立獨行”的存在。

  可是劉清山卻更看重了他這些缺點,就因為真正的演員就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性格,這樣的人一旦認真起來,塑造出的形象才會是深刻入骨的。

  不過劉清山在這一次的首映式上,並沒有過多地參與發言,而是把機會盡可能甩給了其他人。

  反倒是內地和香江來的幾位嘉賓,分別上臺來談了感受,尤其是張一牟張導跟周仁發很是回答了幾個提問。

  他們倆一個從專業的角度,一個基於普通觀眾的角度,講了不少頗有見地的話。

  當然劇組的成員也沒被放過,尤其是劉華和王川均兩個人,接受的火力最多,基本上嘴巴沒停。

  這也導致劉華一直在質疑今天到場的媒體記者,都被劉清山收買了,不然為什麼放過了他這位真正的策劃人和核心創作者。

  劉清山只是故作神秘地避而不談,招呼他自然是提前打過的,目的卻不是偷懶,而是為了讓大家給觀眾和媒體多一些印象分。

  最後,在樸數的《生如夏花》歌聲裡圓滿結束,但今天的首播卻是在各個方面迎來了鋪天蓋地的影評如潮,而且清一色的正面評價。

  甚至當天晚上的國視六套播出此次活動的現場錄像時,把節目製作成一檔半訪談、半紀錄片的形式播出。

  同時請了很多相關部門的專業人士,對影片裡出現的一些現象或者說事例,分別給予了專業以及法律方面的解讀。

  無疑,策劃這個節目的國視導演很瞭解國家的態度,準確地把準了相關部門的脈搏,在第一時間就狠狠地蹭了一波熱度,讓這檔節目還沒全部播放完畢,就被無數尋求節目版權的各種電話給打爆了。

  當晚節目組還請了《我不是藥神》的部分主創,基本上除了劉清山,就是上午參加首映式的原班人馬。

  此時的劉清山,實際上在下午的時候就趕往香江了,並且一下飛機就被當地的電視臺和媒體記者包圍了。

  他們在京都都是有眼線的,很快就得知了影片不同尋常的影響力,而且他們還得到了內地官方還會公務包場的準確消息。

  後面這個信息可了不得,至少說明了劉清山在內裡越來越具有行業號召力的事實。

  況且那裡跟香江市場不同,最大的區別就是市場太大了,能跟他交好關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尤其從官方的態度上來看,以往他們公開支持一部主旋律的影片才符合本土特色,這一次卻能為了一部帶了濃郁的針砭時弊的辛辣作品這麼重視,足以說明影片的本身,對內地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社會效果。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這種預期落差,讓所有的人對片子有很多的想不到。

  首先這個題材的問題,已經在說明內地官方的態度了,那就是越來越關注民生,一改之前的以唱高調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