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順狄嬋兒 作品

第977章:收兵


                 見趙武平對開醫館提出了質疑,萬郎中道:“趙將軍,醫館不會賠錢的。”

  趙武平:“怎麼不會賠錢,光你說的那四等醫生每月月銀應該就不少吧?”

  萬郎中笑道:“那是開始的時候,一旦醫館出了名,病人多了就能賺到錢。”

  趙武平聽明白了,看向李天順道:“原來這是個掙錢的營生呀。”

  不等李天順說話,萬郎中道:“那是自然,小人非常欣賞李市長的生財之道。”

  不想李天順卻道:“錢是要掙,但我有兩個要求。

  第一個要求是這個醫館是為百姓所建,醫館的收費一定要合情合理,不能讓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聽到這話萬郎中不禁動容,點點頭道:“小人明白。”

  就見李天順繼續道:“我的第二個要求是,醫館的郎中不但要治病救人,還要把自己的醫術傳授給年輕人。

  以後這些年輕人定期都要下到鄉村,為百姓們醫治疾病。”

  萬郎中有些不解的問:“這是何意,百姓們看病不是去醫館就是請郎中,沒聽說下到鄉村的?”

  面對萬青的疑問,李天順知道與這個時代的社會階層劃分有關。

  ‘九流’分為上中下三個不同的等級。

  上九流指帝王、聖賢、隱士、文人、武士、官、燒鍋、當、商、客等。

  中九流指舉子、醫生、相命、丹青、書生、琴棋、僧、道、尼等。

  下九流指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時妖、盜、竊、娼、戲子、修腳、裁縫、吹手等。

  醫生的地位雖然歸於‘中九流’,但從古至今都是備受人們尊重的職業,尋常百姓生病了,都是去醫館看郎中。

  就算是有錢有勢的人家有人生病,也是去請郎中,沒有郎中主動去尋找病人的。

  對此李天順有自己的解釋,看向萬郎中道:“我們的醫館是隸屬於農耕會的,而且肯定是要建在城裡。

  城裡的百姓還好說,可城外的百姓有病就很難到城中看病,如果我們的郎中定期下鄉為百姓們巡診,那才是農耕會真正的為百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