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下雨 作品

第639章 兩條腿走路

    其實王海英搞經濟也有自己的一套,92年剛當上市長不久,就提出國企改革“抓大培強”,可想而知,老王還是有點水平的。

    對於沐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他也非常重視,主張積極引進國外高新技術,打造拳頭產業,後世沐城開發區發展的不錯,要歸功於老王打下了良好的底子。

    他還特別重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擴建沐城機場,修建水庫解決市民飲水和工農業灌溉問題,開展流域綜合治理,引進天然氣,電廠機組擴容,改善水電路氣暖設施……

    實事求是地講,他在任期間,是沐城發展最快的十年,是沐城跟國內兄弟城市縮小差距的十年,而當他離開後,沐城一年比一年爛,市長書記走馬觀花,比夏天換衣服都勤快。

    到最後,當了幾十年的老二,卻被省城一下子反超,而且有越拉越大的趨勢。

    作為一個沐城人,看到沐城淪落於斯,實在痛心疾首!

    以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其實王海英沒做錯什麼,相反,他做得那些事情,他後世的同行們全都做過,甚至比他還過分,比如南京、杭州,呵呵。

    如果非要說他哪裡做錯了,只能說他早生了十年,有些觀念太超前了,或者說,他有些太著急了,單單一個集資,就把體制內的人得罪了個遍。

    所以說,在中國當官,想幹點實事真的太難了。

    王海英之後的那些人,要麼無為之治,要麼溜鬚拍馬,要麼眼高手低,只會坐在第一排放嘴炮,說的比唱的都好聽,一到來真的時候,立馬抓瞎了。

    反而像王海英、胡慶梅這些從最最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人,雖然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卻能埋頭踏踏實實地做點實事。

    傅松尋思著是不是幫王海英一把,如果他能在沐城多幹十年,不,五年,或許沐城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老爺子,能不能幫忙跟王副市長約個時間,我請他吃飯。”說完,傅松自嘲地笑笑,這算不算官商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