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下雨 作品

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誤區

    “我們有現在的成就,只不過是站在了改革開放的風口上,站在了時代的浪尖上,更是站在了人民的肩膀上!

    傅總,我覺得你說的實在太好了,都說到了我的心坎裡了,而且你對企業家的定義,讓我有一種撥雲見日、花開月明之感。”

    傅松風輕雲淡地擺擺手道:“過獎了過獎了,一家之言,一家之言。”

    劉克莉一臉認真道:“傅總,這絕對是我的心裡話。當我看過你的那篇講話稿後,就將自己之前採訪過的人一個個重新拿出來覆盤,然後就發現了很多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有趣之處。”

    “哦?”傅松頓時來了興趣,好奇問道:“什麼有趣之處?”

    劉克莉緩緩道:“過去這些年我也採訪過不少國內外的名人,有領導幹部、企業家、科學家、技術專家、公司高管、普通技術員和職工,等等。

    外國人暫且不提,只說國內的採訪對象,儘管他們在面對我時,表現得非常謙虛謹慎,但沒有一個人不認為他們的成功來源於他們自身的努力。

    也從來沒有一個人把自己放到時代的大背景下去自我剖析,最多會說一句,感謝領導和單位的培養,諸如此類的。”

    傅松笑道:“人性使然,沒什麼好奇怪的。”

    劉克莉目光炯炯地看著傅松:“傅總,你天生就這麼豁達嗎?”

    傅松啞然道:“你怎麼會這麼問?”

    劉克莉皺了皺眉,花了幾秒鐘組織了下語言:“因為跟你見面後,你始終給我一種淡然處之的感覺,有點像……,嗯,道家的出世,有自己的一套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說到這,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傅總,說的有點亂,你別介意。我就是有些不理解,你取得了那麼大的成就,卻不彰顯名聲。

    如果不是因為旁人的介紹,我壓根都不知道還有你這麼一個人。所以,我真的很好奇,你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也是我決定要對你進行專訪的最主要原因。”

    傅松笑道:“我好像聽明白了,你是說我不合群,跟別的……,姑且叫企業家吧,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劉克莉尷尬地笑笑,算是默認了。

    傅松坦然地點點頭道:“你剛才說我有自己的一套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這一點確實如此。”

    劉克莉道:“傅總,方便詳細說說嗎?”

    傅松笑著問:“這算是你的採訪問題嗎?”

    劉克莉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話。”

    傅松道:“其實我不太想回答這個問題。”

    劉克莉好奇問:“為什麼?”

    傅松笑道:“容易得罪人。”

    劉克莉眼珠轉了轉,道:“傅總,你看這樣行不行,咱們換個問題,你自己挑選一個你認可的企業家來評價一下。”

    傅松想了想道:“去年我回山大母校時,曾受邀給系裡的學弟學妹們講話,我當時講的就是企業家精神。

    在我看來,真正的企業家要有前瞻的眼光,要有博大的胸懷,要有勇闖無人區的精神,要有捨我其誰的膽識,要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愛國情懷。”

    劉克莉聽得連連點頭:“傅總,你對企業家精神概括得真好,眼光、胸懷、精神、膽識、情懷,這五樣東西缺一不可,不管缺了哪樣,都感覺少了點意思。”

    “所以,真正能稱之為企業家的人少之又少,我也不夠格,而且還差得遠,但卻不妨礙我向往之,努力之,與那些真正的企業家交朋友。

    前幾天我就認識了一位老大哥,他叫陳光威,做的是釣魚竿的生意……。”

    傅松將陳光威的事情簡單講了一遍,劉克莉聽完後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傅總,你和這位陳先生第一次見面,只用了一頓飯的工夫,你就決定給他十億元的投資?”

    “沒有十億元。”傅松糾正道,“十億元是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的規模,並非全部投給光威集團。”

    劉克莉深吸了口氣,平復了下心情,苦笑道:“百聞不如一見。俗話說,判斷一個人,不要看他說什麼,而是要看他做什麼。

    所謂的知易行難,很多事情嘴上說的容易,但做起來卻千難萬難。傅總,你是一個真正知行合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