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下雨 作品

第一千四百〇六章 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

    碳纖維是管制品,更是航空航天等軍工產業的重要原材料,在國內還沒有大規模生產能力的情況下,只要研發成功,就不愁賣。

    而且軍品相對於民用品而言,更換的難度很大,所以客戶粘性非常強,公司與軍方客戶一旦搭上了線,就會形成穩定的供貨關係。

    但這必須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生產廠家自主可控。

    什麼叫自主可控?

    管外資叫爸爸的能叫自主可控?

    別說爸爸了,乾爸爸都不行,甚至遠房親戚都不行!

    無獨有偶,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對外資持有警惕之心,併為此做出了各種限制。

    一直把經濟自由化掛在嘴邊的老美,在對外資的審查的嚴格程度上,一點都不比內地差!

    內地有專門的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外商可以投資哪些領域,哪些領域外商不能染指,上面寫的一清二楚。

    一直以來,傅松對這一點都保持著清醒的認識,所以無論是遠望科技,還是芯片半導體產業鏈基金,他用的都是內資的身份,就是為了與遠景集團做切割。

    這麼做不僅是為了披一身內資的皮,更是為了做好風險隔離。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基金投資失利,完全可以破產清算,而不用擔心連累遠景集團。

    就算他所有的投資都失敗了,只要有遠景集團在,他也能穩如老狗。

    可以這麼說,遠景集團就是他的後路。

    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他打算同樣這麼做,純粹的人民幣基金。

    當然,他現在一時之間也拿不出10億人民幣,雖然他在國外有不少外匯,但他暫時並不打算使用外匯兌換人民幣。

    人民幣現在還實行匯率雙軌制,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基本穩定在5.80左右的水平,但外匯調劑市場匯率卻由1992年的6塊多一路跌至七八塊錢。

    官方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相差40%左右,也就說,他如果現在拿1億美元兌換成人民幣用於國內投資,只能兌換到5.8億人民幣。

    相反,如果將這1億美元投入到外匯調劑市場,比如借給需要美元的外貿企業,至少能當8億人民幣使用。

    他記得明年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暴跌,官方匯率從5.8跌到8.7,最終穩定在8.5附近,所以現在將外匯兌換成人民幣太吃虧了。

    他愛國不假,但也不會糟蹋自己的錢。

    只需要等一年時間,一美元就能增值三塊錢人民幣,傻逼才在這個時候兌換呢。

    與其讓某些人拿著寶貴的外匯買進口小轎車、落後的芯片生產線或者出國考(旅)察(遊),還不如留在他手上發揮更大的價值。

    至於如何籌集這10人民幣,還是老辦法,從遠景集團拆借唄。

    遠景集團去年營收還剛過百億,而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就超過了一百五十億,預計今年的營收超過二百五十億,運氣好的話達到三百億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10億人民幣也不是一次性到位,先拆借幾個億應急,剩下的以後慢慢補上。

    但現在還有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缺少一個信得過的管理者。

    芯片半導體產業鏈基金現在由沈崇山在管著,老沈是他的老領導,當年對他提攜之恩,雖然後來帶頭造他的反並且導致他黯然下臺,但現在卻是他的便宜老丈人,所以他對老沈還是很放心的。

    葛優說二十一世紀人才最重要,但傅松認為把二十一世紀換成哪個世紀,這個論斷都成立。

    人才啊人才,上哪找這種人才?

    趙豔依舊在滔滔不絕,傅松卻在絞盡腦汁到哪去搜刮基金的管理人。

    “陳總,您說國家能讓一家外資企業參與到這麼重要的行業中嗎?”

    聽了趙豔的分析,陳光威深以為然地點點頭道:“還是傅總考慮得周全,我是個大老粗,壓根就沒往這方面想。”

    “陳總,你要是大老粗,這個世界上就沒有聰明人了……。”說到這,傅松心裡一動,眼前這個濃眉大眼的老頭兒不正是最好的人選嗎?

    這個老頭兒上輩子已經證明了他有這個能力,最重要的是,儘管今天只是第一次見面,但傅松信得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