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下雨 作品

第一千〇七十章 沒出息

    傅松本來只想替聯合航空公司和沐城市牽線搭橋,但許朝輝在談判時,堅持要把傅松拉進來,並且大有傅松不答應,這次合作就作罷的架勢。

    對於許朝輝的心思,傅松心知肚明,而且他原本就對民用航空業感興趣,所以在得到沐城市領導的首肯後,便痛快地答應下來。

    擬成立的沐城航空公司將以沐城機場為基地機場,聯合航空公司持股67%,沐城市政府持股20%,遠景集團持股13%。

    許朝輝在沐城呆了三天,滿載而歸。

    沐城汽車集團成立那天,省裡的一二把手、黨政兩個班子的秘書長等主要領導都來到沐城,表現出了省裡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其實很好理解,山東是經濟大省、工業大省,但縱觀全省,本土汽車產業呈現出大而不強的景象。

    歷數本土的汽車生產企業,以生產重型汽車、輕型貨車、客車、農用車為主,而且汽車產業結構不合理、汽車零部件產業集中度低。

    一個經濟大省、工業大省,時至今日居然沒有一家本土乘用車生產企業,出門都不好意思打招呼,領導們面上也無光啊。

    所以,沐城汽車集團的成立,讓省裡領導看到了一絲曙光。

    沐城市本身工業實力強勁,並且有一定的汽車工業基礎,這次傅松又從蘇聯搬回了好幾條完整的乘用車生產線以及技術資料和工程師團隊,再加上遠景集團資本雄厚,根本不差錢,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具備。

    成立儀式結束後,省裡來的領導們留在沐城現場辦公,針對沐城汽車集團目前的困難,除了要錢一分沒有外,要政策給政策,要人才給人才,只要是省裡有的相關資源,都一股腦地向沐汽集團傾斜。

    與省裡領導們對沐汽集團抱以殷切的希望不同,傅松卻比任何人都冷靜。

    汽車絕對不是那麼好造的,否則三十年後,民族汽車工業也不會還是現在這個吊樣子。

    最初寄希望於“市場換技術”,但最後這個方案明顯失敗了,國有大型車企淪落成買辦。

    “市場換技術”這個思路本身沒有錯,畢竟高鐵、風電“市場換技術”基本成功了。

    究其原因,鐵道部和國家電網權力集中,以國內的整體市場作為籌碼跟外資談判,給外資“二選一”的選擇:要麼給技術,要麼就別進中國市場。

    再看汽車工業,全國上下沒有實行“一盤棋”戰略,地方政府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拆臺,給了外資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