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漏大師 作品

第114章 又見大墓裡的文物

  這件銅燈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也認為這件青銅器不值錢,上去鑑賞的人也很少,船艙幾十個人,最後也才上去了6個人,包括陳勇在內。

  陳勇對這件龜座鳳形燈十分感興趣,有一種勢在必得的樣子。

  文娜有些悶悶不樂,這兩件拍品都不是她喜歡的,但心下面的拍品也沒看上的話,這一趟就白來了。

  龜座鳳形起拍價是一千元,每次加價200元,競爭也不是很激烈,陳勇最終2600拍了下來。

  接下來是一批玉器,這批玉器有十多件,都是一些小玉件,有髮簪、耳環、小印章、小掛件、小帶鉤之類的玉器,玉的品質也很一般,綠色或黃褐色的玉料。

  這一批玉器被一名50多歲的老者,以5000拍得。

  小件玉器拍完了,就拍個頭比較大的玉器,這些玉器種類繁多,玉質都不是太好,都是一青玉,瑪瑙、綠松石等,真正上等的和田白玉沒有見到有,陳勇和文娜都不感興趣。

  接下來拍的是一隻彩繪鴛鴦紋漆盒,是木胎,此盒形制精巧,作一鴛鴦形,頭扁嘴長,頸下一圓柱形榫頭,插入器身可以轉動,身體鏤空,背部一長方形方孔,上部蓋為一浮雕夔龍。

  全身髹黑漆,紅漆繪羽紋,用黃漆繪一些圓點,腹部左側繪撞鐘和擊磐場面,右側繪擊鼓舞蹈的圖像。

  它巧妙的將一隻鴛鴦作為盒形,造型奇特,紋飾精美。

  漆器歷史是從商、西周、春秋時期,鑲嵌、螺鈿、彩繪漆器已達到較高水平。

  戰國、秦、西漢時期,形成五百年的髹漆繁盛時期。

  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漆工業的衰微並未影響漆工藝的發展。

  唐、宋、元時期,主要髹漆品種已基本齊備,雕漆登上歷史的頂峰;明、清時期,不同髹飾的變化結合,迎來漆器的千文萬華。

  這隻漆盒拿上來,文娜就喜歡上了,悄悄在陳勇耳邊說道:“弟弟等一下你幫我上去看看,這隻漆盒是什麼朝代的,要是到代的真東西我就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