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如果是案子的事情,衙門裡的大人大可以直接讓人帶他去受審,何必親自上門?




沈仲元壓下心裡的各種猜測,開門將前來造訪的兩位請進來,“沈某不知二位要來,有失遠迎。”




“沈義士不必多禮。”蘇景殊第一次幹招攬人的活兒,說實話有點緊張,但是看沈仲元好像比他還緊張,心情莫名又緩過來了。




所以說,緊張是有固定值的,對方緊張他就不緊張了。




很好,加油小小蘇,從現在開始,你就是行走的心靈雞湯,一定能把小諸葛忽悠、啊不、招攬到身邊。




白玉堂聽他念叨了一路,這時候安安靜靜待在旁邊當木頭人保鏢,不去摻和他們蘇大人的招人大業。




他算是看出來了,這小子私底下再緊張都不會耽誤他正常發揮,他緊張的時候只會折磨身邊人,一有外人立刻就能恢復正常。




難怪殿試那麼嚴肅的場合都能從容應對,看來不是不緊張,而是緊張來的不是時候,殿試現場外人太多,對面子比命重要蘇小郎而言,越緊張就越不緊張。




說的他自己都糊塗了,反正就是那個意思。




不愧是他們景哥兒,就是厲害。




白五爺對他們蘇大人的口才非常有信心,只是招攬個手下而已,別說他親自上門,就算他不來,只是派人到沈仲元這兒傳個話,沈仲元都能立刻對天發誓為他效命。




傻小子還是經歷的事情太少,根本不知道他堂堂狀元郎在江湖人士的眼中到底有多高的地位。




瞧瞧瞧瞧,這就兩眼含淚對天發誓了,他猜的一點兒都沒錯。




蘇景殊來的路上已經想好怎麼招攬,進屋後沒有開門見山,而是以“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為主題來給他看中的人才灌雞湯。




開頭很正常,中間很不正常,結尾很正常。




整個過程就很不正常。




他以為的招攬賢才:他舌燦蓮花口若懸河讓沈仲元知道有才不用猶如衣錦夜行,以過人的口才讓沈仲元覺得為國為民才是大俠所為。可以看不起朝廷,但是不可以對不起百姓。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二人最終達成共識,正好白五爺就在旁邊,雞湯灌完之後他們二個人就能上演桃園二結義。




大哥~~~二弟~~~




大哥~~~二弟~~~




雖然他們沒到當場結拜的地步,但是最後的結果也沒差哪兒去。




實際上的招攬賢才:他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剛剛開始講,沈仲元就虎目圓瞪拍案而起。就在他以為這人要行兇要喊白護衛護駕的時候,小諸葛衣襬一掀直接跪下,“願為大人效




死!”




小小蘇:!!!




快快請起快快請起,沈義士不用這麼嚴肅,他們還沒到生生死死的地步。




白五爺說的沒錯,招攬人手好像真的很容易。




先說好,跟著他不算是真正的朝廷命官,頂多算個幕僚傔從。




他昨天已經從包大人和公孫先生那兒打聽過了,大宋各級文武官員按照規定都可以通過僱募的方式招攬傔從。




幕僚傔從的工資並非全部由主官來出,朝廷也會按照官員品秩的不同給他們“傔人衣糧”和“傔人餐錢”作為僱傭傔從的補貼,衣糧的發放主要由戶部衣糧案負責。




官員傔從的補貼按照主官的身份高低可分為兩等,一等是衣糧,數量比較多,種類也比較豐富,什麼絹布糧食都有,另一等是餐錢,就是單純的飲食補貼。




中書、樞密、宣徽、二司這些高官的傔從兩等都能領,其他官員的傔從只有飲食補貼沒有衣糧。




他剛入朝為官品級不高,能拿到的補貼也不會太多,給他當傔從只能領些飲食補貼。




跟著他工資不會低,生活花銷和攢錢肯定可以,但是大富大貴就不要想了。




他自己都沒法大富大貴,傔從更不可能。




事關工資得提前說好,要是達不成共識就直接說不行,不能跟了他之後才嫌工資低。




談感情傷錢,他們打工人不談感情只談錢。




沈仲元抱拳道,“大人放心,沈某不是貪財之輩。”




白玉堂聽倆人相互試探聽的心累,傻小子怎麼老是抓不住重點?




不行,待會兒還是得五爺出馬。




白五爺耐著性子等倆人溝通完,等他們說完立刻攬著沈仲元出門繼續說。




他們蘇大人脾氣好,招攬人也儘可能的給他能給出的最好的條件,被招攬的人最好不要因為他脾氣好就覺得他好欺負,蘇大人脾氣好,蘇大人身邊的白護衛脾氣可不好。




沈仲元被白五爺明裡暗裡一通威脅也不生氣,他沒想到朝廷派來的欽差大人能看上他,機緣千載難逢,他不會吃裡扒外對不起蘇大人。




要不是蘇大人主動找來,他連案子結束後去哪兒當賬房先生都想好了。




江湖人和朝堂涇渭分明,像南俠展昭和錦毛鼠白玉堂這樣被皇帝任命為官的並不多,或者說,大宋開國到現在也只有他們兩個。




尋常江湖人被朝廷官員招攬到麾下大多是作為門客,就像襄陽王那樣,連傔從的名義都沒有,就是單純的門客。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依舊有數不清的江湖人來投,名號都是後話,能找到穩定的主家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所有的江湖人都能瀟瀟灑灑一擲千金,絕大多數人連自己都養不活,在養活自己都艱難的情況下名號沒那麼重要。




他沈仲元沒有淪落到養活不起自己的地步,但也沒想過能讓欽差大人收為傔從,他能想過的最好的去處就是像荊湖兩路轉運使王倫身邊的荊無命那樣給官員當親信。




荊無命跟在王倫身邊給他辦髒事兒,蘇大人能跟在包大人身邊,肯定不會是王倫那等不顧百姓死活的惡官。




白五爺放心,現在這樣他做夢的時候都不敢想,肯定不會對不起蘇大人。




蘇景殊聽著他們倆在門口說話,感覺這次招攬應該是穩了。




沈仲元沒想到他能過來招攬,他也沒想到這小諸葛能那麼好招攬。




這算什麼?雙向奔赴?




好吧,總歸結果是好的。




傍晚,包拯得知蘇景殊選來選去選了個沈仲元,等人蹦躂著離開後皺起眉頭,“公孫先生,那沈仲元為人過於圓滑,讓他留在景哥兒身邊是不是有些不妥?”




倒不是說沈仲元沒有本事,而是那人長袖善舞八面玲瓏,為人圓滑在官場上的確能幫上忙,但是也可能會幫倒忙。




他在江湖上摸爬滾打二十多年,願意跟在十幾l歲的少年郎身邊聽候差遣?




“景哥兒身邊有個圓滑的人挺好,那小子想人總往好處想,就得有個機靈的在旁邊跟著。”公孫策笑道,“大人沒有發現白護衛一直跟著景哥兒嗎?倆人已經商量好等景哥兒去地方上任也在一起。”




有白五爺在,就算沈仲元有壞心也沒本事使壞。




包拯點點頭,“也好,總比讓他孤身赴任強。”




公孫策:……




大人想多了,就算蘇家不會派人跟著,官家那兒也得給他挑些人手供他使喚。




孤身赴任?不存在的。




襄陽王被押送回京,襄陽城已經沒有別的事情必須要包拯等人處理。




等蔣平將擅長治水的毛九錫父子請到襄陽城,包拯見了毛家父子一面,確定那父子二人談及治水都言之有物,的的確確是能治水的賢才,然後就將人推薦給了金輝金太守。




巡視河工有金輝,朝廷新派到荊湖兩路的官員也陸陸續續上任,包拯等人將襄陽王相關的各種事情安排好,欽差團隊便浩浩蕩蕩的啟程回京。




回京的隊伍裡沒有狄青。




狄大元帥:QAQ~




襄陽王私藏的兵馬糧草很多,先前負責步軍馬軍的藍驍被他們抓住,糧餉私兵盡數歸官府處置,步軍馬軍這邊處理完了,還有個水軍一直藏著躲著不肯露頭。




水軍頭頭鍾雄綽號飛叉太保,是軍山寨的大寨主,據說禮賢下士招攬群雄要追隨襄陽王造反,如今襄陽王被押送回京,他那軍山寨中的群雄也沒動靜了。




襄陽王府那些身家清白的江湖人重獲自由後沒有直接散去,而是自告奮勇去軍山寨打探鍾雄的動靜,結果可好,那鍾雄竟然想改邪歸正。




如果襄陽王沒有被抓,他改邪歸正還能有幾l分可信,現在襄陽王和他麾下的親信都被押到京城審問,就剩下他鐘雄一個掌管水軍的將領沒有落網,這時候說他想改邪歸正想糊弄誰啊?




狄青對鍾雄的說辭一點兒都不信,但是他不擅長在水上打仗,找山頭剿匪還行,遇到水上的寨子就只能給襄陽一帶的水軍打




配合。




軍山寨聽上去厲害,在襄陽王已經被抓內部人心惶惶的情況下也不是很難打,就算裡面囤了足夠他們吃十年的糧食,人心亂了也撐不下去,不過半個月便被官兵拿下。




鍾雄被押送回京,其他水軍交由金太守處理。




能收編的收編,不能收編的、哦、沒有不能收編的。




大宋的廂軍無所不收,莫說是想要造反的正規軍,就算是地痞流氓山賊劫匪,只要朝廷肯出錢也能搖身一變成為正規軍。




廂軍的地位比不過禁軍就是這麼回事兒,禁軍將士好歹是精挑細選選出來的,廂軍的士兵鬼知道都是什麼來歷。




朝中不止一次有官員提議縮減廂軍數量好減少軍費支出,但是還有另一部分朝臣怕裁撤的那些士兵重返民間後會再次成為地痞流氓山賊劫匪擾亂民間治安,覺得寧肯多花點錢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