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三百二十四節 河源街

    “有什麼大案子麼?”林銘小聲問道。

    “怎麼,你不看報?”王興隆有點驚訝的問,繼而他又一笑,“對了,林兄才來本地。”

    “看報?邸報麼?”

    “這裡又不是大明。哪裡來邸報。”王興隆毫不在意的說,“是《臨高時報》。本地新聞消息都有報道。我們鋪子裡也訂了一份――大約是錢掌櫃拿去了――上面已經有報道了:昨晚的那夥飛賊還有漏網之魚,正在全城緝拿。”

    “原來如此。”林銘心想這報紙倒是要看看――這樣掌握起消息來就方便多了。也用不著到處打聽了。他對飛賊的事情很是關注,等不及回去看報紙了,便問道:“邸報……報紙上說那夥飛賊是什麼來路了嗎?”

    “倒是沒說,不過詳細消息有了不少:說一共有三十人,都是武藝高強的江湖中人,有的還是有字號的積年老賊,”王興隆有了賣弄的機會頓時興致勃勃,“他們是分成好幾批潛入臨高的。可是沒想到一到臨高就落入了警察的眼裡。”

    王興隆有心賣弄,添油加醋的胡吹了一番。林銘聽前因後果,不似有官府的背景,不由暗暗鬆了一口氣。他最怕有同行來臨高:廣東的錦衣衛系統的中下層人員他差不多都見過,裡面有熟人就慘了。

    兩人邊聊邊走,一路暢通來到河原街。

    街道上依然是粉燈高掛,粉紅的燈光照在青石板路上,說不出的旖旎。王興隆熟門熟路,引著他往裡面走。林銘見這條街並不寬,只能讓兩輛“澳洲車”並行而已。街道的一面是文瀾江的河灘,全是砂石。土堤上種滿桃柳杏樹,臨高冬暖,此時綠芽已萌,枝頭上滿是花苞。另一邊都是二層小樓,密密麻麻的挨在一起,和東門市的街道很是相似。只是店門口沒有夥計招呼,顯得頗為安靜。

    門前掛著簾子,招牌是一式的――大約是同一個地方做得。除了同樣的粉色燈籠,照例還有一塊黃色的木牌,牌子上大書:風俗業經營許可證。下面又有甲類、乙類、丙類等等,下面又是大食數字。門前沒有龜奴妓女拉客招呼,取而代之的是半人高的立牌,寫著各種他不懂的詞彙:什麼毒龍鑽、冰火五重天、天女散花……不知何解。旁邊還有牌子,羅列著妓女的小像,看上去密密麻麻,蔚為壯觀。

    “啊,全道,你說這家的姑娘如何?服務可有特殊?”

    “不行,差遠了。我帶你去看看什麼叫驚為天人,那女子的肉包可是……走走走,就在前面。”一個穿著髡賊服飾的男人拉著另一個人往前疾走。

    “肉包?女子?服務?”林銘就聽見那麼幾個詞。不由得暗暗狐疑,這行院也太奇怪了,莫非是澳洲的習慣?至於“風俗”二字,更是不知何解。

    街上行人甚多,三五成群,說笑喧譁。有的是直奔主題,有的卻是猶豫不決,看了一家又一家。間或也有幾個醉漢,搖搖晃晃,有的乾脆就趴在路邊的石凳上嘔吐起來。街上除了尋歡客人,亦有許多人力車停歇著等候客人,賣小吃小販自然就在一旁設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