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一節 國困民窮

    縱然皇太極等滿清高層能夠意識到黃驊的重要性,粗鄙的中下層官員貴族貪圖財貨而貿然殺害搶劫商團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因而最終決定還是要採用“公對公”的模式來進行貿易,而不是直接送一支商團過去。

    自從新春以來,皇太極就一直留在盛京處理政務。沒有去行圍――打獵對於滿清政權來說不僅僅是上層的消遣,或者更偉光正的“教練軍士”,也是重要的國家經濟收入。圍獵中獲得的大量肉食和毛皮對後金來說是不可缺少的。

    他是1592年生人,此時正值中年,雖然已經開始發胖,但是身材健壯,精力十分健旺,滿面紅光,雙目有神。他的事業正在步入興旺發達的階段。

    皇太極繼承皇位的時候,後金政權實際已經陷入了衰退,經濟上主要靠擄掠,大規模的開歷史倒車搞奴隸制莊園,加上小冰河期的嚴寒,使得農業生產一落千丈。上層傾軋嚴重,中下層因為難以獲得滿意的戰利品分配,甚至戰死的披甲人只得到幾件死人身上扒下的血衣當撫卹,心懷不滿,戰鬥力也開始下降,更不用說內部的滿漢矛盾在老野豬皮的統治下已經空前激化,連早期投清的鐵桿漢奸李永芳、范文程都幾乎被處死,漢官人人自危。

    如果不是近乎bug的皇太極繼承汗位,滿清在歷史書上的未來很可能只是一個曇花一現的地方政權而已。

    幾年的勵精圖治,他已經把後金政權從崩潰的邊緣挽救了回來,雖然國窮民困的狀況並未得到根本好轉,但是比起要靠殺人減丁來維持糧食供應的局面要強得多了。

    幾年前他第一次派軍入關就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不但獲取戰利品和人口無數,緩解了國用匱乏和八旗將士的怨言,還弄清了南朝的底細。大明不過如此!“恢復大金,飲馬黃河”的念頭第一次進入了他的思緒。

    在後金上層的政治傾軋中,他成功的剪除了阿敏、莽古爾泰等重量級對手的勢力,終於在去年正月將與三大貝勒並坐的舊制改為南面獨坐,另三大貝勒側坐。真正成了九五之尊。

    此刻的皇太極,正是自己人生開始買入輝煌的階段,因此無論在行動上,談話中,他都表現出信心十足、躊躇滿志。

    但是,他眼下要面對的問題還很多。外部,南朝外強中乾的本質雖然已經被他識破,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想要飲馬黃河還需時日。東面,東江軍自相殘殺之後固然虛弱無力,到底也還在臥榻之側;朝鮮更是暗中與南朝暗通款曲;在西面,察哈爾蒙古尚未徹底降服。

    內部,國用匱乏始終是他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儘管已經不再大搞莊田制,糧食生產狀況多少有所好轉,但是在苦寒之地,想要多打糧食依然很難。糧食價格一直很貴,他貴為天命汗,每餐可以吃到盛京城外各拖克索(皇莊)種植的遼陽青――一種優質的旱稻,至於一般的王公貴族,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享受到。至於等而下之的普通百姓,吃雜糧還不算,更有用稗子當飯吃得。為此,不得不花費大量的銀子從山西商人那裡購買糧食,價格是關內的十倍以上。從關內搶劫來得金銀財寶,又以飛快的速度流失到山西商人的手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