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第一百一十四節 芳草地參觀記--球賽

    蹴鞠雖然在唐宋最為繁榮,但是明代在市井百姓中亦很流行,當時此時蹴鞠已經淪為一種表演性的“戲”或者自娛自樂的活動,失去了宋代以前兩隊對抗競爭的內容,甚至名氣也不大好―專業蹴鞠組織“圓社”就是市井幫閒的角色,大多為大戶人家和高級ji院服務。

    類似黃秉坤這樣的“耕讀世家”的良家子弟,甚至連蹴鞠這樣的活動看都不看的,完全視其為一種下流社會的玩意。

    澳洲人也玩蹴鞠,讓他們的第一個反應是澳洲人自稱“大宋苗裔”還是有那麼一點來頭的,不然何至於要在學校裡也開辦這種球戲?想來這也是道君皇帝的遺澤。

    但是,隨著球戲的深入,參觀團的成員很快意識到,這“澳洲蹴鞠”和他們看過的蹴鞠毫不相干,不要說沒什麼花式的白打,光雙方來回爭搶,隊員們互相配合這拼命帶球達陣的氣勢倒有點排兵佈陣的意思。

    雖然已經知道髡賊遲早要“造反”,但是看到一群十幾歲的小孩子在場地上蹴鞠已經流露出一股強悍的鬥殺之氣,參觀團成員們還是覺得一陣發自內心的憂慮――他們中的大多數倒不是為了大明擔憂:大明朝廷距離他們實在有點遠,存在感不高――而是這些澳洲人精心培育年輕學生,流露出來的氣質已經是和他們是格格不入,這樣一群人日後若是做了新朝的官,也成了“士大夫”,自己這些人如何自處?還能不能算得上新朝的“士”?

    想到這裡,幾個秀才已經有些坐立不安的感覺了。“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這是自古以來讀書人的唸書的終極目的。如今這即將要另樹旗的新“帝王家”看起來根本不稀罕自己的“文武藝”,這書不就白唸了?!心思活絡,貪慕富貴的,早就在偷偷的想不知道這澳洲學問該從哪幾本書開始念才行?

    黃秉坤正在凝神觀看場上的賽事――他漸漸的有點看出門道來了,開始他還只覺得這是一種蠻力之戲,無非是看誰跑得快,力氣大而已,但是漸漸的他發覺其中頗有排兵佈陣的奧妙。更為難得的是,每隊隊員在奪球送球時候的配合堪稱精妙,前後跑動、夾擊。策應……無不行雲流水,一氣呵成――這要打起仗來,就是一等一的精兵,再想到那隊形嚴整的跑步和做操,黃秉坤忽發奇想:莫非髡賊是以軍法治國?

    忽然感到有人拍了他一下,轉過頭一看正是王教諭,王先生的臉因為羞憤而扭曲起來了。他低聲道:“真是世風日下!敗壞人心!”

    黃秉坤正莫名其妙間,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卻見一處看臺上,是二十多個女學生,也分為兩隊,各持紅藍一色的綢花,隨著場上的節奏在那裡又唱又跳。原本只是蓋住膝蓋的裙子隨著她們的跳動不時翻動起來,露出及膝襪上面一點點小麥色的大腿。

    在她們的帶動下,場邊觀戰的同學們或是叫喊,或是歡呼,十分的熱鬧。讓這邊觀戰的參觀圖一隅顯得特別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