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第一百四十八節 艦隊啟程

    在“大棧橋”――大家這麼稱呼那條巨大的石頭堤岸旁的民用碼頭旁,5個特務艇中隊的正在裝貨。這些特務艇都是船型笨重或者不大靈活的船隻,就專門用來轉運貨物和海兵。許多標記著不同號碼、圖形和顏色的箱子被裝在貨盤上,外面罩著網兜,正由起重機起吊。

    排成隊的海兵,戴著椰子殼製造的銅盆帽,排著隊伍等候上船。銅盆帽是最新的夏季遮陽盔,儘管有元老認為讓士兵戴著活脫脫就是北越特工隊,但是比藤盔要更適合ya熱帶夏季的氣候。

    每條船上都在放下平底小船來,就像是從擁擠的蜂房裡放出蜜蜂來一樣,喧鬧的人聲,滑車和繩索的嘎嘎聲,船槳的擊水聲,穿過洶湧起伏的海面傳到幾海里以外去。太陽昇起的時候,已經半掛起來的船帆變幻著各種顏色,先是黑的,後來是藍灰色的,最後是白的。

    海灣裡的各種小船聚集成一堆,又分散開來,三五成群,後來又重新分開重新組合。它們忙碌的搬運著物質,運送著人員,划艇的排槳起落著,小發、中發和大發艇不斷冒出的濃煙蒸汽。它們時而靠在碼頭上,時而又靠上大船。水手互相叫喊,互相打唿哨。水面上斑斑點點盡是船上扔下來的垃圾。

    施十四靠在自己的旗艦臨特51號上的艦橋上,貪婪得看著這種緊張熱鬧又有序的出海場面。他身邊站著一個年輕的海軍士官生潘湧,他是船上的見習艦務長。為了讓大多是老大粗出身的艦長們能夠妥善處理艦務,海軍部將許多海軍士官生的實習職位定為在船上擔任艦務長。負責船上的實際行政和人事管理。

    “小潘這船隊還真是壯觀。”施十四在諸彩老手下,見過的船隊比眼前的大一百倍,但是那些船隻怎麼能和這堂堂正正的海軍分遣隊相提並論不過是許多破破爛爛的漁船貨船彙集在一起――就象個大村落一樣。

    “是的,艦長。”潘湧恭恭敬敬的說道,“大發艇的艇隊不能一起出發,否則還要壯觀。”

    “大發艇嘛,太小了。萬一給浪翻了幾隻就不合算了。再說它們都是燒煤的主。一路上還得專門為它們加煤。”

    蒸汽機吊車發出轟隆轟隆的轟鳴聲,準備參加這次遠航的大發艇,被一艘一艘的吊起來,裝在大鯨號的甲板上。大鯨的甲板上搭載4艘大發艇,其他的大發艇準備香港基地完工之後再運過去。

    參加珠江口遠征的海兵由兩個連組成,另外配備一個海兵炮兵連,有2門12磅榴彈炮。這支海兵特遣隊被命名為香港支隊。支隊長是石志奇。這個支隊長戴著一副黑色的平光眼鏡,用繩子牢牢的系在腦後。很是威武的站在大鯨號的艦橋上掃視著正在登船的海兵們。

    海兵這名字太噁心了――一股日本鬼子的味道。但是相比較起來海兵的稱呼在意義上至少比海軍陸戰隊更貼近他對這支隊伍的的希望。石志奇心目中的陸戰隊是沒有“海軍”兩個字的。更類似於u**c――與陸海空並列的獨立兵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