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油奶酪 作品

第一千二百章 戰術解析與新的二創風潮(下)

起初,這個解析視頻沒有掀起太大風浪。





現在各個平臺都往“輕量化”、“短平快”的風格走,很少有人能靜下心觀看一支充滿乾貨的長視頻。





但似乎是璨華娛樂有在幕後助推,似乎是質量真能打敗一切,“影迷老六愛吐槽”的視頻投稿時隔一晚登頂熱門,收穫了意想不到的熱度。





點進視頻,即能瞧見不少二刷三刷的觀眾自發地留下彈幕:





【堅持看到最後!真的很牛啤!】





【相信我,至少看到xx分鐘】





【結尾簡直神中神】





有了期待感,自然更容易看下去。自來水們在開頭替up主勾起了新觀眾的興趣,視頻的質量則抓住了新觀眾們的心,讓他們漸漸看得入神,直至一點不落地看完全部。





不同於第一集時偷戲搶戲影帝打臉等遍天飛瓜,引人好奇前往“瓜田現場”,圍觀當事人秦絕群戰打戲的情況,《心影鏈接》第五集是實打實的憑內容出圈。





捱得住時長看到末尾的觀眾無一例外都被那段緊張刺激的交替剪輯吸引,以至於有一多半的人慕名去補原劇和原著,剩下的那些人裡也有一部分會在其他吐槽《心影鏈接》的視頻底下猶豫著疑惑發問:





這劇好像跟up主你說的不一樣啊,我之前還以為真是飯圈腦殘粉護主,找藉口給自家正主挽尊,汙衊你看得不全,只看壞的不看好的。現在看來……難道你真的只挑槽點多的地方痛罵,精彩的片段就裝聾作啞,隻字不提?





一些影視區up主如“託卡tokA”之流尷尬啞火,那能怎麼辦?他們就是吃這口飯的,當然是怎麼挑動情緒怎麼開麥。





眾所周知,觀點越單一,情緒越激烈,能引發的共鳴就越多,能吃到的流量也越大。吐槽視頻本質上也是迎合觀眾,只不過迎合的不是那些喜歡追星看偶像劇的觀眾,而是看不慣流量和無腦粉的觀眾。





罵爛劇,痛心龍國文娛衰微沒有好作品,對演員和主創團隊的擺爛恨鐵不成鋼等等,有時候根本只是情緒輸出的幌子,只不過是套了個憂國憂民的皮,實際發洩的是對明星個個富得流油、掙錢掙得無比輕鬆還有那麼多死忠粉追捧的憤恨和嫉妒。





真真假假看不清楚,於是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是無暇而正義的。





卻想不到,如果自己是真心為龍國的文娛未來擔憂,是真心想看到越來越多的好作品誕生,那麼最好的方式不是單方面地跟著吐槽up主宣洩情緒,而是身體力行地支持那些或暴死、或垂危、或半路腰斬、或尚在苗頭的優秀作品。





路邊正有人受著傷,期期艾艾地痛吟,路人卻只顧著張口大罵富人沒愛心,醫者不仁慈,竭力用言語表達對這世道的憤懣,哀嘆這個社會沒救了——有沒有可能,你完全可以自己撥打急救電話,或哪怕陪在傷者身旁安慰幾句,提供一些希望和信心?





釋放情緒總比付出心力容易。





但另一種情況同樣存在——太多太多的人被高開低走和掛羊頭賣狗肉等質量堪憂的作品傷透了心,於是也警惕,不肯輕易投資一點錢財、信任和感情,而這又要求著文藝工作者們前期堅守在黑暗裡咬著牙,保持初心,儘可能做到最出色,期待著以質量敲開那些封閉而戒備的心門。





這些作品和這些人裡,有的確實成功了。





創作者的堅持得到了回報,觀眾們享受到了心心念唸的優質作品,如此良性循環,非常完美。





於是第三種不上不下的情況出現,倘若這有一部作品,它好的地方是真好,爛的地方也是真爛,那該怎麼辦?





人們更擅長接受1“或”10,而不是1“和”10。





因此迷茫的觀眾有很多,他們找不到那些真誠的、十全十美的佳作,又被一些片面的批判視頻矇蔽,帶著走,不由分說先接受up主的描述和觀點並信以為真,急吼吼地罵了再說。





等到真正的好作品出來的時候,我當然會去支持,可現在這不是沒有嗎?





所以要多罵爛的,把他們罵出市場才好呢!





大部分不知道或不承認自己持著二元論思維的人這麼想著。





直到《心影鏈接》三番四次地出現,它在一些up主嘴裡爛得沒邊:魔改原著、人設崩壞、劇情強行、邏輯稀爛、割裂明顯、主演是兩個花瓶大流量……





然後又在另一些up主嘴裡得到肯定:服化道精良、電影質感、鏡頭特寫剪輯樣樣出色、武戲一騎絕塵、特效超神秒天秒地、劇情大框架仍穩定、人物有成長有高光、靈魂內核依然看得到原作的影子……





觀眾茫然極了。





一部作品怎麼能有兩種不同的評價?





可明明,人、事、物,就是這麼複雜的東西。





要獲悉真相很簡單——自己去看看,看看原劇,或同時看看正反兩方的評論,儘可能多地瞭解一下各方觀點。





然後扔掉極端的二極管思維,全面看待,獨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





很簡單,真的太簡單了。





偏偏能做到的人很少。





“個人淺見,真正的影評是從分析視聽語言得出創作者的思路和想要表達的內容,進而結合自身的體驗,以‘電影來自生活或高於生活’的理念去感受或享受作品呈現出的一切。





“老牌雜誌諸如《百年光影》上的點評與分析,以及e站某些專業拉片解說up主在做的就是這種事。他們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揚或針砭,所表述的都是不空泛、不虛浮、實實在在的內容。





“與之相反的則是如定型文一般的情緒與觀點輸出,此處不點名,以‘部分吐槽up主’代指。這些人,你不能說他批評的都是錯的,但他著實走了一套‘先立靶子再開槍’的流程。





“開頭預設立場,先入為主灌輸觀念,然後挑揀出有力但片面的論據做支撐,營造出‘噴得句句在點子上,噴得有理有據’的觀感,實際上他所輸出的,盡是他本人基於刻板印象和既有經驗的狹隘理解,是傾向性極強的主觀情緒化表達。





“情緒會傳染,觀眾單方面接受這樣的‘影評’,只會日漸誕生依附心理,個人的喜好、偏向、審美和思維模式也愈發固定,最後形成‘服化道用心必是爛作’、‘有流量參與一定爛完了’等單向通道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