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 作品

第兩百五十四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薩莉:“瓦特?”

    湯姆:“那些自耕農,賣掉土地不是不行,不過應該鼓勵他們去開荒。”

    薩莉有些暈:“不是要防止土地兼併麼?”

    湯姆笑道:“不,我要防止的是兼併過程中的種種亂象,把更多的人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進而投入到工業生產中去,才是最正確的道路。”

    薩莉:“……美國大農場試驗工程?”

    湯姆笑道:“你的反應很快。”

    薩莉好奇地方問道:“這個農業機械化試驗如果成功,一戶人家能種多少地?”

    湯姆:“理想狀態下,1500畝,正好一平方公里。”

    “這麼多?有點不可思議。……當初制定這個上限時,難道就已經考慮到這個了?”

    湯姆笑了笑:“……不,只是巧合。”

    實際上,現代美國大農場平均超過2000畝。不過湯姆這個傢伙不知道這個,他只是印象中記得大約數字。一平方公里只是湊個整而已。

    不過這個情況他可不會告訴薩莉。

    馬拉農機能整1500畝麼?顯然是不可能的,湯姆認為,能種個200畝就是勝利。

    十倍的生產效率絕對是極大的勝利。

    問題在於,普通自耕農們,一沒有思想意識,二沒有資金支持。不敢也不願以十倍規模去增加耕種面積。

    還有一個原因,有一部分農夫想擴大也沒辦法實現~周圍沒地了。

    種種因素加在一起的結果就是,人人都說機械廠的農機不錯,可就是賣不出去。

    一臺收割機的價錢在開拓團能買近百畝鄰水良田你敢信?芝加哥那個收穫機公司,歷史上一臺收割機賣120美元。作為對比,後來的林肯宅地法,10美元160英畝荒地。

    所以,擴大單個農戶的耕種面積是必須的過程。只有這樣,農業機械化才有可能成功,那種支離破碎的農田,是沒有內在動力去玩這個的。

    薩莉忽然道:“如果沒有使用權概念,土地通過分配交給農夫,徹底屬於政府,那麼,是不是也可以說政府有權拿走所有收穫的糧食呢?”

    湯姆仔細的端詳著薩莉:“……從理論上來說是這樣的。不過,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有多嚴重?”

    “搞不好農夫都會被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