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 作品

第一百六十一章 武力決定經濟

    這時的美國市場,充斥著英國的各種工業製成品。從生鐵,鐵軌,到棉布,火車頭不一而足。而沒有關稅政策的保護,美國的冶金業和棉紡織業反而沒多少份額,其他多數產業也在苦苦掙扎。

    那種投資1萬美元一年獲利25萬美元的情形,本身就是極不正常的,湯姆認為,這應該是一個信號。所以當時他對塞利奧的要求是不要盲目擴大生產,讓他把資金投入到火車頭的研發中去。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在資本主義早期是個時不時就發作的癌症,後世湯姆可以說耳熟能詳,心裡早有防範。實際上,南北戰爭跟這場經濟危機是有直接關係的。

    摩根堡在這場危機中基本毫髮無損,甚至還收購了大量的糧食。密西西比河沿岸地區,爭先恐後的把糧食運往開拓團地區。沒辦法,美國糧價大跌,只有開拓團的收購價高一點。

    課本上說這是生產過剩危機,其實是不全面和不科學的,實際上是~消費不足顯得生產過剩。底層人民無力購買。在很多底層人民吃不飽飯的情況下,糧食又怎麼會“過剩”?

    歸根結底,都是分配出了問題。

    所有的經濟危機,都是這個原因,沒有之一。

    湯姆讓人組建工會,本身也是一種應對措施~保證工人有一定的購買力。

    開拓團的紙幣,只能在開拓團地區使用。這就決定了購買力依舊留在了在開拓團轄區。當然,如果去銀行兌換金幣去其他地方,也是可以的。但普通人不會這麼做,因為很不划算,跑路也是要成本的。

    有人以為只有農民會被禁錮在土地上,其實工人也是被禁錮在工廠~甚至他們的活動範圍更小。

    至於農民,無論是降低稅賦還是鼓勵耕種,都是一種保證農夫們日子能過的下去的方法。因為開拓團還有個實行很多年的措施~本地人的糧食優先收購。

    至於各種來路的糧食收的太多了怎麼辦?那些淘金者們其實都挺能吃的。再不行,就讓所有的酒廠開足馬力,反正酒這東西,今年賣不掉就明年賣。

    而這一切或多或少都是要錢的。

    所以喬治說,是金礦保證了開拓團能撐下去。

    你還可以把這場經濟危機看成是英國對美國的經濟戰爭。所以,想要提高關稅以保護美國的本土產業,讓它們能夠生存下去。使用武力掃清障礙就成了必然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