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 作品

第一百五十八章 千萬富翁

    湯姆:“……如果把亞洲歐洲所有船上貨物銷售一空,純利潤應該能超過600萬美元。”

    喬治驚嚇:“……怎麼可能?如果是這樣,你的財富已經過了千萬?”

    湯姆:“這並不奇怪,大栓槍畢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步槍之一,實戰表現更出色,供不應求很正常。無論是中國人還是歐洲人都願意花錢購買。還有很多其他貨物,比如胖子的布料呢絨法蘭絨,價格也不比歐洲的高。如今滿船的茶葉絲綢瓷器如果全部銷售,又能掙不少錢的。”

    真實歷史上,有一個美國船長駕駛著一艘普通的200噸級小船,橫渡太平洋去中國貿易,回來後一算賬~淨賺5萬美元。

    湯姆船多,還都是大噸位,貨物更是獨一份,又趕上太平天國和歐洲的局部戰爭。加上最近又弄了一船二手的大栓槍運了出去。

    實際上,湯姆一開始對於大栓槍的定價是不低於30美元,與摩根堡相同。加上運輸費用,每支也不會貴很多,畢竟也就5公斤不到的東西。

    但是,這個時期中國的白銀實在是太多了,購買力十足。歷史上廣東十三行一場大火都能燒掉4000萬兩白銀。融化的銀水,甚至流淌成一條河。

    現代中國人對那時中國的印象是~窮的可以,其實真實的描述應該是~貧富差距極大。

    那時中國的銀行業務非常繁榮,四川商人如果想購買洋貨,只需要在當地錢莊貸款,幾張紙而已,然後信件形式發往上海,上海的錢莊直接給洋人撥款,洋人交付貨物,然後裝船沿長江直奔四川。

    洋貨遍佈中國,沒有相應的金融系統,物流系統,是不可能的。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本土的實業奄奄一息,小農經濟在洋貨的衝擊下,紛紛破產。加上後來關稅還被外國掌控,毫無生存發展的可能。最後每況愈下,中國逐漸從佔世界gdp約50%的第一經濟體變成一窮二白的窮國。

    小農經濟的風險抵禦能力之差,可見一斑。生產力低下,農產品毫無價格優勢,缺乏競爭力。

    滑稽的是,現在還有人在鼓吹人為保留小農經濟。大概是在玩鄭國渠吧。

    常有人說中國和日本同時維新,中國失敗了,日本成功了。其實他們比較的對象錯了。19世紀100年的世界真實局勢應該是~英國一家獨大,美國成功工業化,中國工業化失敗。

    很少有人告訴你,19世紀初,美國就是個小國,以農業為主。人口不過五百萬,土地不過阿巴拉契山脈。

    但是,在19世紀末,美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國土更是翻了十餘倍。所謂美國靠兩次大戰發財其實是不符合實際的~準確的說是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