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 作品

第三百四十三章 輕工業總結報告與未來展望

    二、日用機械。

    比如自行車、縫製機、鐘錶。

    前兩個全都是暴利。有少部分出口到世界各地。其中縫紉機是以迭戈為代表的成衣業的唯一選擇。因為湯姆變態的要求,皮實耐用效率高。雖然貴,但物有所值。在有些富裕家庭,縫紉機已經成了必備品。市場前景廣闊。產品供不應求。甚至出現了倒賣現象,即在開拓團以市價購買,拖到東部依舊能賺錢。

    在南方,自行車縫紉機是奴隸主家裡的時髦玩意。在北方,也是有錢階層必備。在城市裡,自行車怎麼看都比馬車來的更方便更省錢。

    鐘錶的表現就一般了,只在開拓團地區銷量尚可,產量也不高。還沒有走出去。與流行的懷錶不同,手錶才是主打。不過是皮革錶帶。

    三、日用陶瓷器、玻璃製品

    這個以陳胖子的大缸和瓷器為代表。中國人來了後,又冒出好幾家。大缸這玩意出乎預料的好賣。沒辦法,這個時代靠譜的大型液體容器其實非常少。甚至成了很多工廠的必備品。

    至於玻璃製品,目前就一個酒瓶,還不值一提。

    四、洗滌用品、油墨、蠟製品、火柴。

    實際上就是肥皂印刷寫字照明等等生活必備。這些玩意湯姆一樣都沒沾手,最多也就是放貸扶持了一把。屬於百花齊放。

    五、食品工業

    首先就是食品加工廠,鹹肉醃肉數千噸,之前還拿出去一部分。沒辦法,罐頭還沒搞定,因為玻璃廠目前只能造酒瓶,估計得等到明年。

    還有就是製糖,這個主要依託於甜菜種植。規模不大,產量不高,開拓團自己都不夠用,還要進口一些。按照薩莉的觀點,那些中國廚子有些浪費。

    然後就是焙烤,這個稍微大一點的村鎮都會這種麵包店。這個時代大多數女人都會自己製作。所以,相應的工具銷量不小,烤麵包需要一個鐵做的“範”。

    出乎開拓團廣大人民的的預料,中國人反而最會做麵包。他們改良的麵包又甜又香,還鬆軟可口。即使價格高不少,也廣受歡迎。順便說一句,歷史上也是日本人中國人把麵包發揚光大。起碼敲不死人了。

    滑稽的是,現在很多人以為他們吃的麵包,就是歐洲人當年的那種。這跟小孩子以為糧食是超市“長”出來的一樣,別無二致。

    其次就是各種奶製品牛奶奶酪這種,規模也不小。這玩意屬於歐美傳統項目,完全是自己發展起來的。

    還有釀酒,各種酒都有,屬於開拓團比較著名的產業。每年倒騰糧食儲備,買家基本都是包括湯姆在內的各釀酒廠。

    足夠的糧食讓開拓團人對珍惜糧食觀念有些淡薄。然而酒類在這個時代價格高昂,稅收可觀。後果就是規模難以削減,甚至還在逐年擴大。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葡萄種植面積越來大。原本歷史上,科羅拉多地區就是葡萄酒產地,還算有些名氣的那種。

    六、皮革毛皮紡織品工業 皮革這玩意不用多說,喬治的“傳統項目”。皮革製品也搞了很多年,甚至不止一家,東西已經賣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