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 作品

第三百零八章 人命只有一條

    老克魯格把電報塞給他,抓了抓頭皮:“通知這麼多人開會的話,確實需要足夠的時間。”

    對於湯姆提出的問題,喬治很快就想到了解決辦法。

    喬治一向重視軍功,只不過相對簡單,沒考慮過規模問題。隨著民兵數量超過30萬,早就不合時宜了。

    首先就是不再只看首級論軍功。實際上,無論是賞金獵人還是警衛隊剿匪時,都出現過“老鄉,借你的腦袋領個軍功”的現象。當然,露餡的都吊死了。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首級軍功也許不是最科學的,但人人都能接受。

    當然,差異總是會有的。比如美國人和印第安人喜歡割頭皮。日本人最愛割鼻子。中國人早期喜歡割腦袋,後來覺得這玩意又大又重,如果遇見光頭還很累贅。於是用割耳朵代替也是常有。

    可如果是軍官和將領層面,這個就很不公平了。眾所周知,戰術與戰略在大規模戰爭中,更重要。

    畢竟不是人人都能像殺神白起,能從一個小兵砍人頭砍成大將軍。還有那個李廣,就是缺幾個人頭,導致不夠條件封侯。後來跟匈奴開打,明明是撿人頭的活,這傢伙居然迷路了,可謂衰到姥姥家。

    所以,湯姆建議針對軍官們不再看腦袋多少,部下的割的頭皮通通都算他一份。

    最後就是戰術戰略上的考評了,贏了才能算,輸了什麼都沒有。這個需要開會商量。暫時也定不了什麼標準。

    最後一個,就是“功高莫過於救駕”了。無論是誰,無論有沒有人頭,無論有沒有損失,就是頂級軍功。

    喬治在湯姆的誘導下,搞出了個不倫不類的軍功制。

    小兵看首級,軍官論戰功。

    顯然,這個制度是很大有問題的。熱兵器時代,腦袋軍功非常不科學。可這是19世紀,割頭皮的影響還在,包括喬治在內,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湯姆只好又建議了個集體功。

    對於這種制度最後的會不會崩潰,湯姆反而不在意。

    湯姆是來建設美利堅的麼?

    不,他是揮著鋤頭挖牆腳的。

    美國的割頭皮換美元制度,是鼓勵美國志願兵的。自備一切裝備,自主作戰,一個印第安戰士的頭皮才能值100美元。確實很高。但如果是政府組織起來的有組織戰鬥,則直線下降到15美元。

    這裡的關鍵是,印第安人頭皮一點都不好割。這種戰鬥,註定是小規模的,印第安人其實更佔優勢。反過來割了美國人的頭皮的概率更高。但隨著戰鬥規模變大,印第安人就不行了。

    所以那個丹佛總督聽說喬治等人能在印第安人腹地連續戰鬥10年,心情是驚嚇的。甚至從未敢動過坑喬治一把的念頭,唯恐被割了頭皮。

    早期的美國,就是這麼個恐怖世界。

    別看開拓團似乎幾年不打仗,但其實黃金槍是經常出門的。

    在加州金礦發現後,美國人不斷的屠殺消滅當地的多個印第安部落,時間非常漫長,直到南北戰爭前後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