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 作品

第兩百八十三章 人之道給他更多

    “我們頭說過,你要是回來了,直接去丹佛的克魯格堡。你的東西應該都在那裡。”

    劉培安拱手一禮:“多謝告知。”

    這種禮節有個毛病,有的人做出來,形態卑微,有的人做出來,風度翩翩。劉培安就是後一種。不得不承認,舊文人講究的東西非常多。

    如果形容猥瑣,就別去考什麼科舉了。文章再好,也沒戲。

    有種說法,混的好不好,全靠長相。

    中國有個抓鬼的神叫鍾馗。長的凶神惡煞,豹頭環眼,鬍子拉碴,然而文武雙全。傳說他科舉殿試時,被嫌棄長相,不取。於是氣的當場“觸柱而亡”。

    甚至有時無關緊要的毛病也會影響仕途。

    武則天選擇“秘書”時,有個人非常合適,然而女皇嫌他有“過耳”,也就是口臭。估計正好沒刷牙被女皇發現了。於是不用。

    所以,舊時代的官員,個個儀表堂堂,帥哥遍地,人人一身主角範。比如那個和珅,其實是彥祖級別。

    與之相反,勞動人民才是身材矮小,雙目無神,皮膚粗糙,蓬頭垢面,點頭哈腰。

    營養不良的時代,只有吃人的階級才能長的像個人樣。滑稽麼?

    劉培安對湯姆說過:“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牧師也對湯姆說過:“富有的,給他更多;沒有的,把他僅有的也拿走。”

    看門人:“工作而已,不用謝。”

    這時有人大聲道:“敢問,先生也是中國人麼?”

    劉培安一身黑色四開叉長袍,頭戴牛仔帽,多口袋深色長褲,腰懸轉輪手槍,腳蹬繫帶皮靴,揹著雙肩揹包。風塵僕僕的模樣,跟此時中國人的形象迥異。

    劉培安還沒說話,另一個人喊道:“你居然把辮子剪了?”

    “有辱斯文!”

    劉培安眉頭一皺,問道:“他們是什麼人?怎麼回在這裡。”

    這些人是從裡面出來的。

    看門人:“少爺把這裡改成圖書館了。這些中國人也是少爺安排的,就住在對面。”

    也是東家的人?劉培安於是道:“在下劉培安,克魯格先生的老師。幾位是……?”

    老師?聽上去似乎來頭不小。幾人愣了下,頓時客氣了許多。

    過場般的互相見過後,一人重提舊話:“你奇裝異服,辮子也剪了,將來回去,如何是好?”

    劉培安有些煩躁:“西方盜匪遍地,歐洲也不例外。如果爭鬥時被人抓住辮子,可就九死一生了。”他摘下帽子,順了順頭髮:“短髮才更適合周遊各國。你們最好也都剪了。至於回去?哈哈哈!我在這裡前程似錦,幹嘛還要回去?”

    幾人有些吃驚:“您還去過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