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劉 作品

8.50 流沙之河(3)

    短短數百米的路程,老哈什走了接近一個小時。確定手中的木棍觸碰到堅硬的岩石後,下一步就是靠近河床,尋找到一座“里程碑”。

    需要度過流沙河的不止馬幫行商。

    居住在沙漠深處的自由民同樣需要穿過這條沙粒奔湧的河流,前往孟菲斯城採購沙漠中稀缺的糧食,食鹽,和其他日用品。

    隨著商業的逐漸繁榮,越來越多的自由民開始依賴商會販售的貨物。為了更加穩定的度過河流,他們同樣需要考慮“如何在沙暴天氣穿過流沙河”這個重要的問題。

    因此,自由民會在每一處渡河口的周圍埋下不少“里程碑”。

    老哈什沿著河床一路摸索,走了幾十步後他終於找到了一座一人多高的巨大理石。

    這根如同墓碑一樣的巨大石柱上沒有任何裝飾,其上只會畫著一個箭頭,以及三枚希臘數字。

    【向左,繼續前進122米】

    頻繁吹起的沙暴迫使自由民想到這種辦法,只要能夠摸到流沙河的河邊,順著河岸一路前行,走上幾十米必然能夠遇到這種標註著方向與距離的石碑。

    如此,就能對渡口的方位有一個大致的估算。

    還好,我們距離渡口並不遙遠。

    哈什心中再次默唸了幾句對薪王的讚美。沙暴中極低的能見度經常會讓人無法辨識前進的方向。此時的馬幫距離渡口並不算遠。眼看著頭頂的太陽已經越過中點,逐漸向西方傾斜。

    老哈什清楚,馬幫必須要抓緊時間了。

    白天在沙暴中行走儘管視線中盡是一片暗黃,但好在依舊可以看清身前10米左右的範圍。

    一旦到了夜晚....反光率幾乎為0的細膩滑沙如同一隻巨手將人緊緊攥住,到了那會兒,人眼連2米的能見度沒有。

    行走在一片漆黑的沙漠中如同一腳踩進一個粘稠的黑洞。

    即便經驗最為豐富的馬幫行商都未必能全身而退。

    根據孟菲斯城官方的統計,已經探明的流沙河渡口共有6處,但實際數量要比官方統計的數目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