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

    黃修遠看完了前面的十幾條問題,看出了伏羲芯片的問題,主要是因為第次設計,要保證10.6億個晶體,可以各司其職的工作,不出現相互干擾,非常的困難。

    “有五分之的晶體管,因為相互干擾,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失效,果然還是不成熟。”黃修遠無奈的搖搖頭。

    陸學東也是臉的尷尬。

    “董事長,我們也沒有想到會這麼嚴重,在超算模擬計算,並沒有檢測出問題來。”張鏡鑑解釋道。

    黃修遠邊繼續看著平板上的問題詳情,邊安慰道:“我沒有怪你們的意思,出現這個情況,在我意料之。”

    超算模擬計算沒問題,在實際製造後,卻問題大堆,其實是因為工業軟件的數據庫積累不足導致的。

    紡織法的納米線芯片,畢竟和光刻法芯片,存在明顯的區別。

    之前的芯片設計軟件上,很多數據都是參考光刻法芯片的,自然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這種情況,只能依靠設計人員,在研發點點積累和改進,短時間內,只能靠燒錢多試錯。

    半導體這種行業,確實不是般人可以玩得起的,技術門檻高,又要非常龐大的投資,還不定可以盈利。

    黃修遠安慰了他們之後,便開始調出腦海,未來的納米線芯片設計信息。

    “你們看這個地方,這個線結應該加厚多層……”

    在他指點下,陸學東等人邊聽,邊筆記起來,聽完了黃修遠的指點,他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眾人討論伏羲芯片的設計問題,就用了三天時間,每個小問題,被拆開來,然後延伸出去,在黃修遠深入淺出的講解下,他們少走了很多彎路。

    而第二次流片的測試結果,也在第三天出來了。

    拿到這份測試數據,眾人繼續討論如何優化和改進。

    前前後後,黃修遠在伏羲芯片項目組,忙碌了二十天,看到新改進的伏羲芯片,準備進行第三次流片,他才動身前往隔壁的惠州。

    因為聯合gpu的項目組,在華為的惠州半導體基地,看到伏羲芯片的問題如此之多,黃修遠也有些擔憂聯合gpu的設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