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

    ()        作為此次旱情最嚴重的冀省、豫省,儘管熬過了二月份和三月份,但是接下來夏季,同樣非常關鍵。

    藍色時代泉城總部。

    分公司經理趙曉兵,正接待剛剛升任魯省水利部門負責人的張廣河,以及來自冀省、豫省水利部門的兩位二把手。

    “趙總,我們省想邀請貴公司,共同開發利用好華北的水資源。”冀省的李興國抬了抬眼鏡說道。

    趙曉軍並沒有立刻答應,而是說了一個問題:“今年以來的北方旱情,就算是我們公司立馬介入,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李興國心裡面一清二楚,就算是藍色時代立刻介入,估計也要等到下半年,從有可能實現初步改造。

    “趙總,如果在緊急狀況下,貴公司在滄州沿海建一個海水淡化工廠,需要多久?”

    趙曉軍一愣,反倒是一旁負責技術的副總經理孟建業,思考了一會,給出一個答案:

    “如果採用露天場地,只要供電配合,加上總部的設備及時,一個月內可以初步形成產能,問題是生產出來的淡水,也運輸不出去。”

    這個問題確實非常現實,產能再龐大有什麼用,關鍵是水運不出去。

    就像南水北調工程,規劃了三條線,上個世紀開始提出設想,從2002年開始勘探規劃,到今年(09年)還沒有開工的跡象。

    南方的水資源相對豐富,可是沒有辦法輸送到北方。

    同樣道理,沿海的海水淡化工廠生產的純淨水,同樣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輸送到內陸地區。

    眾人陷入了沉思中,突然張廣河提出了一個思路。

    “曉軍你們不是要修建魯省輸水管網,如果將東營北線接入京杭大運河的南運河段,應該可以供應沿河的土地。”

    孟建業搖了搖頭:“東營老黃河口廠,目前才修建了17公里的輸水管道,而兩地的直線距離是288公里,就算是沿途都是平原,管道總長度估計要到320~330公里。”

    “除非管道直接鋪設在地面上,這樣在用地沒有糾紛的前提下,加上管材充足,一天修建一兩公里是可以做到的,如果多線提升開工,以330公里的長度計算,可以快速完成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