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奀月 作品

雜記115

 建安六年(201)九月尾,洛陽。

 袁熙按察陳留,右許昌,濮陽,長安等郡歸來。

 此次巡察,耗時二十天有餘,途經四郡十餘縣。袁熙沿途拜訪名士,訪察民情,走訪世家,深入民間,其中在陳留曹家故地逗留時間最長,實屬罕見。

 共察舉十餘名士子出仕,收集意見建議近百條,另外增戶口兩千餘家。

 (曹家,夏侯家以前的,佃戶以及依附曹家的,世家大族所出),得世家獻家兵5000餘,可謂是成果頗豐。

 洛陽有高幹和張紘留守,將軍府諸事由高柔和劉曄、司馬懿料理得井井有條。

 因為長達十餘年戰亂,而破敗的中原正以驚人的速度,恢復著元氣,袁熙不善具體事務,所以諸事皆出自,幾人之手,袁熙才敢放心,大膽的外出巡查。

 翌日,袁熙召集眾人議事。高柔,劉曄,司馬懿,賈詡,郭嘉,趙雲,張遼,太史慈,顏良,文丑,陳群,顧雍,陳琳,袁買,崔琰等,袁熙親信皆到場。

 袁熙身穿華服,腰懸墜玉,端坐在大廳主位之上,以下文武將佐分列兩廂。

 個個精神抖擻,神情振奮。

 “自熙巡察以來,幸賴諸公理政安民,方能政通人和,蒸蒸日上,百姓方可安居樂業。熙在此拜謝諸公了。”袁熙從位置上站起來,朝著堂下團團一禮。

 眾人連稱不敢,為主公分憂乃是份內之事。

 待眾人,重新落座之後,高柔在得到袁熙的授意後,道:“啟稟主公,昨按中原戶籍,袞州,司隸,南陽,徐州,豫州有戶二百一十一萬七千餘,口八百一十六萬,許多因為戰亂逃匿在外的百姓陸續回鄉,編入本州戶籍;其次,自中原平定以來,主公屢次下令招撫流民,勸課農桑,實行軍屯,民屯,如今初顯成效,眼下各地秋收在即,據各郡太守報稱,今年中原全境雨水豐足,再加上官府措施得當,將會是一個難得的豐收之年。”

 廳中諸人聽到今年將是難得的豐收之年,一個個興高采烈,只要有了糧食許多想辦卻不能辦的事情都可以著手去做了。

 袁熙壓下眾人的議論,也是神色輕鬆的說道:“為政之道,首在安民,民心安則軍心安,軍心安則中原安。中原新安,正是需要養畜民力之時。今秋收有望,我等仍不可掉以輕心,有所懈怠。年年防秋,此時正是關鍵時刻,各地要謹守城池,關隘,廣佈斥候,嚴防胡人南下搶掠秋糧。另外,當派出專人,前往各地,廣購糧草,以防不時之需。”

 “諾。”

 高柔瞧了一眼,滿臉風塵之色,卻掩不住,神采飛揚的袁熙一眼,退回本班。

 “仲達,軍務之事若何?”待高柔退回本列後,袁熙又看向司馬懿,問道。

 袁熙臨行前,曾以高柔和司馬懿、劉曄二人,掌將軍府諸事,卻並沒有劃定幾人的職責大小,後來在與高柔,通信的過程中,高柔皆言不善軍務,願專心理政。

 袁熙遂漸以,司馬懿輔之,劉曄仍舊負責影衛,相關事宜和機密文書。

 “啟稟主公,今各地除卻郡國兵外共有精銳士卒二十九萬餘人,共十六軍,分為左中右三軍。按主公吩咐,將軍府議定:王凌掌幷州駐於太原晉陽,嚴防匈奴諸部;田疇掌幽州駐於薊城,嚴防北部三部烏桓以及鮮卑,國淵掌青州駐於臨淄,發展青州鹽鐵生產,田豐掌冀州駐於鄴城,發展農業和工商業,拱衛袁家大本營,鍾繇駐陳留掌袞州,招納流民恢復生產,平抑糧價,陳登駐郯城掌徐州,防備曹仁,孫策,劉備,沮授駐汝南掌豫州,剿滅徐州山賊,和收攏袁家舊有勢力,張合駐壽春掌淮南,防備孫策,劉備,曹仁,張繡駐許昌,震懾曹家殘餘勢力,徐晃駐南陽宛城,防南方劉表,並策應長安鞠義,鞠義駐長安掌關中,嚴防馬超閻行等新附勢力,皇甫酈駐安定,在雍涼之地遏住咽喉,于禁駐安邑掌河東,確保幷州進入關中的第三條通道,至於洛陽司隸地區,主公親自鎮守,一地多則幾萬,少則一萬有餘,至於其他地區,還請主公定奪。另外各部傷兵及老兵皆以安置妥當,或為學校教習,或在軍中,或充實各亭裡之間。”司馬懿出列,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