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2672 眼中釘





“別跟我說這些沒用的,你剛剛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安琪不給蒙巴頓拉扯的空間。





“我的意思是除非你出兵,來證明這件事和你們南部非洲毫無關係。”蒙巴頓的理由,跟那位遠東軍事法庭的法官一樣奇葩。





“你去找麥克阿瑟將軍吧,他說不定會幫你。”安琪哈哈大笑,只有這麼奇葩的總督才能配得上奇葩的印度。





別說這事跟南部非洲沒關係。





就算有關係,安琪派人幫忙,只會讓情況更復雜。





蒙巴頓也是病急亂投醫,他大概沒想到情況會惡化到這種程度,更沒想到情況還會進一步惡化。





兩次世界大戰英國的出爾反爾,已經讓印度忍無可忍,印度水兵的要求得到印度人的響應,在水兵們罷工之後,印度殖民政府為了鎮壓水兵們的罷工,徹底中斷了對通訊基地的後勤供應,試圖用飢餓讓水兵們投降。





數千名孟買市民為飢餓的水兵送去了洋蔥和西紅柿,讓水兵們渡過難關,繼續和殖民政府對抗。





與此同時,倡導“非暴力不合作”的甘地,卻在批評水兵們在奪取通訊基地的過程中使用了暴力方式,不符合“非暴力不合作”的宗旨,並且批評這場罷工沒有計劃。





印度國民大會黨主洗薩達爾·帕特爾則要求水兵們“嚮往常一樣上班”,儘快結束這場罷工。





水兵們就太委屈了,餓著肚子怎麼幹活?





也正是因為甘地和帕特爾的妥協,給了倫敦自信。





罷工開始的第四天,首相愛德禮下令,如果罷工不能在24小時之內結束,就會從英國本土調派軍隊對罷工進行鎮壓。





愛德禮也是夠幼稚,他這個命令不下達,估計罷工的水兵們還內心忐忑。





愛德禮的命令下達後,水兵們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當晚打開了通訊基地內的武器庫,將武器彈藥分發給水兵,罷工終於發展成為武裝起義。





孟買陷入混亂的同時,獅城一片祥和。





罷工爆發當天,獅城有印度人為罷工的水兵們進行募捐,隨後就有醜聞爆出,稱募捐的錢並沒有用於支援水兵,而是被募捐的發起人私自瓜分。





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世界大戰期間各參戰國都通過不同方式為前線作戰的部隊募捐,印度自然也不例外。





大部分國家的捐款都沒有出現太大問題。





惟獨印度接連爆出醜聞,不僅捐款總額混亂不堪,為前線捐贈的物資還多次出現以次充好,離奇消失,私自倒賣等離奇事件。





只能說印度人在這種事上總是很有天賦的。





水兵們的罷工演變成起義之後,蒙巴頓終於沒時間騷擾安琪了,他派出戰鬥機在通訊基地周圍巡邏,並且投擲傳單瓦解起義水兵們的信心,又從錫蘭調遣了兩艘驅逐艦趕往孟買,同時一支由驅逐艦和巡洋艦組成的增援艦隊,也從亞歷山大港出發趕往錫蘭。





安琪也沒閒著,蒙巴頓不知道這件事的背後主使者是誰,安琪卻很清楚。





這件事既然和南部非洲沒有關係,那麼最大的嫌疑就是美國。





南部非洲將蘇伊士運河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美國人也一樣。





蒙巴頓這段時間的注意力都在孟買,沒時間關注美國人背後的小動作。





安琪有精力,在罷工升級的第一時間,就派人盯死了美軍在獅城的辦事處。





美國人也確實不小心,罷工升級的第二天,安琪派出的監測人員就得到消息,美軍正在為起義水兵秘密提供後勤補給,以及武器彈藥和情報支持。





情報雖然有了,但是怎麼送給蒙巴頓又是個問題。





這些情報並不是通過正常渠道得到的,而是通過對美軍電報的監測獲得的,將這個情況通報給蒙巴頓,那就意味著南部非洲的情報監測能力嚴重洩露。(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