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2390 難度大就對了

  “我現在很能理解上一次世界大戰時你父親的心情,記得那時候,因為你父親的反應遲鈍,我們兩個之間還爆發過矛盾。”楊·史沫資徹底認清現實,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蓋文苦笑,無話可說。

  戰場上英軍和美軍雖然行動遲緩,在報紙上可是乘風破浪突飛猛進,經過這幾天的宣傳,德國正在全線潰退,盟軍在幾乎所有戰線捷報頻傳,英軍修復了一座橋都被大書特書,雖然那座橋的長度只有不到十米。

  這段時間俄羅斯戰場的有關新聞徹底從報紙上消失,沒有人關注俄羅斯戰場還有近180個師,即便最客觀的《泰晤士報》,也將大部分注意力放在諾曼底。

  報社的編輯也是人才。

  諾曼底除了狂風和暴雨幾乎沒有任何新聞,美軍在和泥濘戰鬥,英軍忙著修路,南部非洲第8師將德軍第21裝甲師圍在康城,每天消耗數十噸炮彈,戰鬥卻沒有絲毫進展。

  “你有沒有得到來自你父親的秘密指示?”楊·史沫資直言不諱,似乎是擔心羅克私下裡命令蓋文故意保存實力。

  “不不不,沒有,我父親沒有給過我任何不能公開的命令。”蓋文果斷否認,跟英國人相比,羅克還是有底線的。

  羅克跟楊·史沫資一樣,都是希望儘快結束戰爭。

  有些人卻並不這樣想,他們不在乎戰爭每多拖延一天,會有多少人死去,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損失。

  “如果可以,我希望第8師還是儘快恢復進攻——”楊·史沫資還是理智的,這會兒說的話,跟軍事會議上的話完全不同。

  蓋文疑問眼神,不太能理解楊·史沫資的意思。

  “如果我們等下去,那麼我們也同樣能贏得最終的勝利,但是那樣的勝利沒有任何意義,人們不會記得我們曾經為勝利付出過什麼,我知道你想說史書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但是我更希望未來人們在討論這場戰爭時,能想起的不僅僅是陰謀和殘暴。”楊·史沫資是兩次世界大戰的親歷者,對待戰爭的看法比蓋文更深刻。

  “元帥,你才是南部非洲遠征軍的總指揮,這個命令應該由你來下。”蓋文並不是推卸責任,而是尊老愛幼。

  說起來楊·史沫資這個元帥也夠憋屈的,兩次世界大戰,他從來沒有去過前線,一直都待在大後方,連溫斯頓都不如。

  上一次世界大戰中,羅克是主角,楊·史沫資是英國戰時內閣成員,嚴格說起來都不算是南部非洲人。

  現在機會來了,羅克欽定的兩個指揮官,一個在北非,一個在遠東,諾曼底這邊楊·史沫資最大,所以蓋文把這個機會讓給楊·史沫資。

  “謝謝,不過不用,我老了,現在是你們這一代人建功立業的時刻。”楊·史沫資微笑,他並不是個利慾薰心的人。

  那就蓋文來。

  8師連日來的炮擊,以及空軍的狂轟濫炸還是起到一定作用的,謝建業接到命令的時候,康城外圍百分之六十的陣地已經被摧毀,“豹”式坦克集中一波,完全有能力攻破德軍陣地。

  主要還是科技進步太大,一戰時的火炮,不管威力還是精度,跟現在的火炮都差距巨大。

  空軍方面差距更大,這幾天盟軍雖然沒有發動地面進攻,空軍幾乎是傾巢而出,將尚未定型列裝部隊的武器都拿出來,將德軍作為試驗品。

  第21裝甲師的坦克,明顯驗證的效果更好,盟軍這幾天使用了重量超過9噸的航空炸彈,威力簡直毀天滅地。

  “明天早晨六點,部隊準時發動進攻,我希望明天晚上能住在費希丁格的指揮所裡。”謝建業要求高,德國人就算損失慘重,要在12小時之內解決戰鬥,難度還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