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403 陣地




  一營的陣地,炮兵陣地位於陣地左後方。



  這裡要介紹赫爾穆特堡的地形,赫爾穆特堡附近都是丘陵地形,赫爾穆特堡是建在一個地勢頗高的丘陵上,一營陣地左後方是一個反斜面,這對迫擊炮沒有影響,但是對德軍部隊裝備的野戰炮卻影響很大。



  簡單說,戰鬥開始後,一營的迫擊炮可以直接打擊進攻部隊,而坦葛尼喀第二師的炮兵部隊卻無法對一營進行火力壓制。



  等等——



  坦葛尼喀第二師根本就沒有炮兵部隊,整個坦葛尼喀德軍只裝備了十二門已經快老掉牙的火炮,還都在烏松布拉的炮臺上無法移動,至於更先進的野戰炮,德國政府連本土正規軍都無法保證,根本沒有實力裝備殖民地僕從軍。



  所以馮篤行才這麼有信心,因為馮篤行根本想不出坦葛尼喀第二師能夠戰勝突擊團的理由。



  陳鎊是一營一連一排一班的機槍手,從番號上也能看出,陳鎊可以算是一營最好的機槍手,多次在羅德西亞北部師內部評比中贏得過名次,尼亞薩蘭陸軍學院曾經想把陳鎊調到陸軍學院擔任教官,只可惜陳鎊到現在英語都不過關,所以才未能成行。



  尼亞薩蘭部隊的一個機槍小組,通常是由三個人組成,一名機槍手加上兩名副射手,機槍手主要負責抗機槍,副射手負責背備用槍管和子彈,如果機槍手在戰鬥中陣亡,那麼副射手就要及時盯上,而考慮到火力的重要程度,戰鬥中機槍手肯定會被重點照顧,所以機槍手是一個高風險職業,平時的待遇也很優厚,連戰壕都不用自己挖。



  當然這一次因為情況比較特殊,挖戰壕的也不是民團,而是榮耀堡叛軍。



  “這裡不行,戰壕的寬度還要增加,正面多放幾個沙袋,不用預留射擊孔——”一名副射手正在教木木的手下挖戰壕,其實說這麼多都沒用,木木的大部分手下不懂英語,更不懂漢語。



  傳統的機槍陣地,都是將射擊孔直接開在陣地前方,可以直接向進攻的部隊掃射。



  突擊團使用交叉火力,所以射擊孔的位置是在陣地的側面,正面根本不開口,這也就減少了機槍射手被直接攻擊的可能。



  這樣的陣地,主要還是建立在對戰友的信任上,作為特級射手,陳鎊對自己的射術很自信,有充足的信心保證射界內沒有敵人能順利通過。



  同樣陳鎊也對戰友的射術有信心,陳鎊在保護戰友的同時,戰友也在保護陳鎊。



  “該死的鬼天氣——”副射手唐裔心疼的擦拭自己的軍靴,突擊團雖然沒有穿軍裝,但是還穿著配發的軍靴,這個習慣一時半會兒改不了。